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论析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论析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

ID:25386033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0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论析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_第1页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论析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_第2页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论析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_第3页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论析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_第4页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论析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论析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论析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论文关键词:负价值;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劳动价值  论文摘要:传统价格理论认为,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即价值决定价格。然而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某些经济现象时遇到了困难,分析发现,价格首先是交换价值的货币表现,然而交换价值并不等同于价值,因此价格也并非完全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同时,提出“交换价值=自然价值+劳动价值”的公式和“负价值”的概念。一、问题的由来传统的价格与价值关系是;“价格是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的货币名称。这里所说的“物化在商品内的劳动”即是价值的。因

2、此也可以说“价格也是价值的货币名称。”简单地讲,就是价值决定价格。但传统理论又同时指出:“价格形式不仅允许价格与以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也就是价值量和他的货币表现之间的量的不一致,而且包含一个绝对的矛盾,以致货币虽然只是商品的价值形式,但价格可以不再表现价值。“有些东西本身并不是商品……通过赋予它们的价格而取得商品形式。因此“没有价值的东西在形式上可以具有价格。传统理论把不再表现价值的价格解释为“形式上”的。至于为什么可以表现,传统理论并未予以进一步解释。在这里,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逻辑上的矛盾:既然价格由价值来决定,那么价

3、格必然表现价值。因此不可能存在有价格却无价值的商品。否则,无价值的商品的“价格”来自何处呢?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价格理论,显然无法解决这一矛盾。这需要回到价值与价格理论,深人思考这一问题。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因此,对价值与价格理论的重新思考确有必要。二、一个必要的理论前提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作为有意识有理性的高级动物,

4、一直在思考与实践通过何种方式与自然达成“和解”,使人摆脱自然的控制。作为思考和实践的结果,产生了两种相对立的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向度或视角。一种视角是以人作为参照体,强调以人的需要和利益作为判断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唯一标准。我们把这种自然观称为“人的尺度”的自然观。正是在这一自然观指导下,自近代工业技术革命以来,人类借助科技的力量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和广度征服改造自然,逐步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充分享受到征服自然所带来的实惠。正因如此,人类萌发出越来越多的、更宏大的征服自然的美妙设想。正当人类陶醉于征服

5、自然的狂想的时候,自然却在悄悄地然而是凶猛地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另一种自然观是强调以自然为尺度的。它认为,人是自然的客体,人只能顺应自然,而不能违逆自然,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不过是整个生态链中的一个环节。人类必须尊重其他自然物种的价值和存在,而不应以人的利益和好恶作为判断的标准。在整个宇宙中,自然是主宰。这种自然观虽然尊重自然的价值,却也“排除主体性的自然实体(如水、木、金、土)为对象,结果使这个世界丧失了人的意味,不利于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要实现人类的可持续

6、发展,必须使两种自然观相协调统一,既要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又不能忽视自然的主体性地位;使人类的活动既有利于满足人的需要,又有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协调,二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片面强调或突出任何一方面,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下面就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分析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并考察传统的价值理论。三、关于价值的传统论述的哲学观特点有关价值的传统论述是:“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他们中的每一个和另一个都完全相同。他们都具同一的幽灵般的现实性。他们变成了同一的升华物,同一的无差别的劳动的样品。他们只是表示,在他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

7、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这个共同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因此,在商品交换关系或商品的交换价值;而使用价值或某种物品具有价值,只是因为有人类劳动物化在里面。这是价值的“质”的规定。关于价值的“量”的规定,传统理论认为是用它所包含的创造价值的实体即劳动的量来计量。进一步讲,就是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与实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联系传统理论关于商品的界定—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只有凝结了一定量的劳动的物品才能用于交换,从而成为商品。交换价值是以价值为基础,而且是唯一的

8、基础。“既然交换价值只不过是计算在某个物的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的特殊社会方式,它就例如汇率一样不包含物质要素。在某种程度上,价值就是交换价值,其区别就在于使用的语境的不同。传统理论认为:“商品之间只有价值关系,而没有其他关系。因此,从以上论述来看,传统理论对商品和价值的界定是以人为完全的尺度的,不包含任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