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82038
大小:846.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1-19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文言文特殊句式(很实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文言文复习之特殊句式考纲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题型:断句和翻译题考点分析: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重点是宾语前置)、省略句四种。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文言文句式图示:倒装句语法公式:(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主谓倒置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何操”“操何”“安在”“在安”“何为”“为何”规律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一、
2、倒装句式——宾语前置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安在?③客何为者?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A、而又何羡乎?《赤壁赋》B、彼且奚适也?《逍遥游》C、孰与君少长?《鸿门宴》D、则小子何述焉?《论语》C试一试: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不自信”“不信自”“未之有”“未有之”“莫之夭阏”“莫夭阏之”规律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常见的否定词:不、莫、勿、弗、未、末常见的代词:之、余、吾、已、自、汝、尔宾语前置①忌不自信。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③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下列句
3、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不吾知也《论语》B、末之难矣《论语》C、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D、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D试一试:规律三:用“是”或“之”作为提宾标志。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唯利是图。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何陋之有?3、唯利是图。宾语前置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B、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C、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D、我之谓也《秋水》C试一试:1、何为其然也?《赤壁赋》规律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
4、语前置。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何为”“为何”“谁与”“与谁”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东向”“向东”宾语前置找找下列句子的特点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C试一试:宾语前置句小结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有以下
5、几种情况。1、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广东高考题)()A、君何以知燕王?B、夫子何哂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D、何故而至此?A试一试:【解析】2、3、4三句都是疑问句,但宾语前置的方式不一样:第2句是介词宾语倒装;第3、4句是疑问句中,代词做动词“为、言”的前置宾语。2、翻译: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四川卷《镇海县志》)【答案】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3、翻译:吾为德请,财何为也?(浙江卷《魏书·胡叟传》)【答案】我为德行而请命,拿钱财干什么?4、翻译: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知复
6、何言?(2015新课标II《北史·来护儿传》)【答案】我不能够肃清凶恶的叛逆,以至于让王室到了这种地步,只能抱恨于黄泉,又能再说什么呢?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倒装句式——定语后置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7、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中心词+之+定语+者中心词+之+定语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7、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中心词+定语+者中心词+数(量)词6、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6、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1、选出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B、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C、苟以天下之大。(《六国论》)D、楚人
8、有涉江者。(《刻舟求剑》)(B)试一试2、翻译: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2015重庆卷《揭傒斯全集》)【答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