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

ID:25378434

大小:62.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规划原理考查要点第一章、城市及城市发展1.城市、城市化的概念城市: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居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展。城市化:城市化一般简单地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人口职业转变②产业结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2.世界城市化发展过程特点18世纪在西欧开始的产业革命,出现现代化的工厂化大生产,资本和人口在城市集中起来,农民向城市集中,城市的用地扩大,把周围的农田变成了城市,村镇变成了城市,小城市又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

2、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0%或以上。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3.中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特点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城市是发展中城市。1998年底,设市城市668座,其中特大城市37座,大城市48座,中等205城市座,小城市378座,建制镇1.9万座以上。城市化水平30%左右。随着人口统计办法的改变,城市化水平数值可能提高。我国

3、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道路也有区别,东部地区以发展乡镇工业、外资企业等发展小城镇,而西部地区目前还应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增加二、三产业,增加其对小城镇的辐射扩散影响,为发展乡镇工业及小城镇创造条件。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近代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种种矛盾。城市中的多种矛盾也日益尖锐。诸如居住拥挤、环境质量恶化、交通拥挤等,首先危害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也妨碍了资产阶级自身利益。因此从全社会的需要出发,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矛盾的城市规划理论。空想社会主义

4、的设想和理论学说中,把城市当作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而且看作适应新的生活而变化,这显然比那些把城市和建筑停留在造型艺术的观点要全面一些,也更深刻。他们的这些理论,也成为以后的“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的渊源。2.主要理论与实践(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1989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希望彻底改良资本主义的城市形成,指出了在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适宜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大城市与自然隔离的矛盾。霍华德认为,城市无限发展与城市土地投机是资本主义城市灾难的根源,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这一城市的统一机构。他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

5、出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增添了一些花坛和绿地,而霍华德所说的“Garden”是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不可能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种种矛盾的真正原因----阶级及社会制度的根源,而只能提出转移工人阶级斗争目标的、保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和平改革的道路。(1)卫星城、新城的理论与实践20世纪初,大城市的恶性膨胀,使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

6、成为突出的问题。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由他的追随者恩维进一步发展为在大城市的外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人口控制大城市规模的理论,提出在大城市周围用绿地围起来,限制其发展,在绿地之外建立卫星城镇,设有工业企业,和大城市保持一定联系。第一阶段为卧城:即城市除了居住建筑外,没有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生产工作及文化生活上的需要去主城解决。第二阶段为半独立的卫星城:即城市除了居住建筑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另一部分居民仍去母城工作。第三阶段为卫星城: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而且还有一定的工业,居民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基本上可以就地解决

7、,这些卫星城镇是基本独立的。第三代的卫星城镇实质是独立的新城,其特点是城市规模比第一、第二代卫星城扩大,并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公共交通及公共福利设施,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也有条件设置较大型的公共文化生活服务设施,可以吸引较多的居民,减少对母城的依赖。1912—1920年,巴黎规划在周边16公里范围内建设28座居住城市(含生活服务设施)“卧城”–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理论制定大赫尔辛基规划,主张在卫星城镇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魏林比–1928年,在编制大伦敦规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