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78159
大小:6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简论当代中国城市文学的困境及其批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简论当代中国城市文学的困境及其批判当代中国城市文学的困境及其批判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当代中国城市文学的困境及其批判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底层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当代中国,由于城市的大肆扩张,使西方几百年间形成的对现代性的研究成果被囫囵吞枣地接受,文学也呈现出中西合璧、古今混杂的局面,以至于迄今仍找不到合适的概念来对这种现象进行命名。若从主题学的视角概括当代中国城市文学,可将其主题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底层苦难、道德理想主义、切身性叙事和理性缺失。本文拟以这四个主题为线索,分析当代中国城市文学的目前状况,希冀触摸到一条中国文学发展的道路。 关键
2、词:当代中国;城市文学;主题学视角;城市文学的缺陷;批判 若以“城市文学”的名义来关照当下中国文学,就会发现这仅仅是一片浅耕之地。兼之,中国城市化的大肆扩张和“现代性”的涌入几乎是同时进行。因此,中国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里便接受了西方几百年间形成的对现代性和城市化的研究成果。对这种“舶来品”的混乱接受也让中国对自身城市化发展的审视变得更加困难。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现代城市的形成发展并不像西方那样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现代性”构建过程,并远未“逾越前现代的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历史阶段”①。在中国现代城市里,呈现出了东西混杂、古今交错的复杂局面,我们迄今仍找不到合适的概念来对这
3、一现象进行命名。因此,面对这个动态流动、此起彼伏的状态,城市文学能做的只是寻求最可能的微妙平衡。从主题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城市文学主题可以大致分为四个类别:底层苦难、道德理想主义、切身性叙事和理性缺失。本文试图从主题学的角度出发,以四种不同的文学主题为维度,对当下中国城市文学目前状况与困境加以批判与阐释。 一、底层苦难 苦难,作为当代中国城市文学的重要一面,始终在这个主题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个传统可谓源远流长。城市化的书写和命名是伴随着全球化资本的兴起而逐步扩散的,因此世界各国都出现过此类作品。而这些作品,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哈代等人的文学名著等,也都在文学史上留有浓墨
4、重彩的一笔。此类书写往往将关注点投向被城市化进程所遗弃的人物,将这种遗弃以讲故事的方式重新召唤回来。此类写作主题对“底层”的理解本身就意味深长,它涵盖的是那些在城市化进程中难以获益或者是直接被牺牲掉的一类人,对他们的书写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伦理特征。在这里需要特别指明的一点是,这里的“底层”特指的是随城市化兴起而生的那批人。 21世纪以来,底层书写成为了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现象,随着资本的涌入、市场化的逐步推广和城市化的扩张,现当代中国文学的城乡对立题材慢慢被城市化内部更为复杂的对立所替代,并结合着我们越来越熟悉的城市化生活经验,逐渐受到和读者的欢迎。特别是2004年以
5、来,随着曹征路的《那儿》、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的面世,关于底层的创作与研讨更是让“底层文学”的概念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读者和研究者面前。相较于之前的主题,这里的“底层”并非如先前一样落到某类“乡村”等抽象概念上,而是呈现出下放到具体人物的趋势。在这一趋势的影响下,描写底层生活的作家相继出现,如罗伟章、陈应松、尤凤伟、刘庆邦、王祥夫等,甚至一些早已成名的作家贾平凹、迟子建等也将笔触伸向底层。每一个书写底层的人都有自己对底层的命名和描述,因此在作家的代言、媒体的宣扬与底层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出现了不同的底层形象。相同的是,底层总与苦难相连。作为城市化的牺牲品,这些匿名的底层人蜷缩
6、在高楼大厦和GDP数字阴影之中,他们与现代化所鼓吹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越来越高端的文明显得格格不入。 在这里,底层的苦难和现代化的迅猛发展构成了与现实生活截然相反但却同时存在的两极,只有将之作整体化处理,才能看清二者间张力的复杂性。但当代城市文学许多以“苦难”为主题的作品,却往往仅停留在情绪控诉的层面上,底层生活对他们而言是一道血淋淋的景观,写所做的只是按照一些既定的外国模式将这些景观用故事的形式演绎出来,而非去直面中国底层更多的特殊性,这就造成了这些作品处理理由的模式化和单维化,以至于读者在阅读它们时往往会对城市底层生活感到茫然、有时甚至难以接受。例如,曹征路的《霓虹》
7、,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外部环境上,并且不惜借用各种极端的不幸事件来阐释倪红梅之所以成为“霓虹灯下的哨兵”的理由:丈夫因公横死却得不到赔偿、婆婆病瘫在床、女儿身体不好又要读书、自己又下岗失业、好不容易爱上的那个人又偏偏是个无赖等等②。在展现出生活无尽的苦难之后,让这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受难者踏上卖淫道路。“但是,从倪红梅生前的大量日记中,我们看到她不仅有相当的文化知识(如常将自己与老舍笔下的“月牙儿”比照),而且人也长得不错。”③在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倪红梅在人性纠葛终结之后,表现出一种道德沦陷与精神操守冲突消失的消极情绪。在这些作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