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54734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情感教育,使甘于平庸的孩子不再平庸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情感教育,使甘于平庸的孩子不再平庸论文经常,我们会接触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很聪明,却因为在学习上没有上进心而激发不出自己的潜能,老师和家长急得团团转,他们却似乎无所谓。如何激励这样的孩子,使他们积极进取、追上进呢?在数年的教经常,我们会接触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很聪明,却因为在学习上没有上进心而激发不出自己的潜能,老师和家长急得团团转,他们却似乎无所谓。如何激励这样的孩子,使他们积极进取、追上进呢?在数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情感教育的投入是最佳途径。去年我们班有个学生的家长向我求助:他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担心这样下去会走下
2、坡路,到最后影响中考,所以想给孩子做一对一的辅导,把各科成绩都提高一下。可是孩子就是不同意,家长说这孩子没有上进心,就知道玩,希望我能帮他说服孩子。孩子成绩确实不好,不仅仅是偏科。为什么这样的孩子死活不愿意接受辅导呢?我把孩子叫到一边,问了问他的学习情况,他自己也承认学习不好。于是我问:“你自己也觉得不太好,那你为什么不参加补习呢?”他答:“不愿意学。”我接着问:“为什么不愿意学呢?”他说:“懒,学不会。”我忍不住笑了:“小人儿还真坦诚啊!那如果老师愿意帮助你提高呢?”“嗯……”他想了想,没说出什么。我于是又说:“我找一
3、个特别强又特别有耐心的老师帮助你提高成绩。他的水平可高了,能让你一个月内就提高好多分,到期中考试的时候你的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你就会像一匹黑马,一下子在班级里突显出来,让老师大吃一惊,让所有同学都对你刮目相看。你想要那种感觉吗?”这一次,他非常坚定地点点头:“嗯、想!”爸爸在旁边看到孩子点头,高兴得合不上嘴。我赶紧给他安排了一个有经验又耐心的老师,果然孩子在期中考试中,由原来的40多分提高到了70多分,成为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还“遭到”了老师的表扬。后来我跟辅导老师交流,他告诉我,其实他可以让他考得更好,但是一些解题技巧
4、还没有教给他,只加强了他的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了让他感受成功的喜悦时不要觉得成功来得太容易。通过说服这个学生接受辅导这个过程,我发现,其实每个孩子心中都有理想,都不甘心平庸。只是他们需要有人帮助,有人在前方为他点亮一盏灯,让他看到目标、看到希望,这样他才愿意坚定地跟着你走下去。所以在我看来,孩子甘于平庸的原因有几点:(1)因为孩子从小没有被引导好。有的家长不善于使用鼓励的方法,总是不停地指责和批评,使得这样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体会不到成就感。而成就感恰恰是最强的内驱力,这也正是经常让家长困惑的“为什么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的原
5、因所在。而且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倔强的孩子来说,批评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你不是觉得我不好吗?我就做得更不好给你看。”或者:“反正不管我怎么做你都觉得我不好,那我就干脆不做了。”而对于那些不自信的孩子来说,批评会让他们更加自卑,会让他们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无是处,不可能有所作为。(2)要让孩子上进是需要氛围的。如果孩子所在的班级有“勇夺第一”的班风,孩子会受到感染,也会变得积极努力。如果家长每天给孩子讲的都是积极上进的故事,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有“努力做到最好”的精神,孩子一定会耳濡目染、受到启发的。就怕有的家长每天把孩子
6、赶到自己房间去学习,自己则拿起遥控器不停地调台看电视;而且自己在单位工作成绩平平,却把扬眉吐气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样的话,孩子除了感到不公平外,恐怕什么也不会做。(3)社会大环境使然。现在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几乎没有什么渴望,没有渴望自然不会有追求。所以对孩子的要求适度地满足是应该的,无限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是绝对不行的。综合以上原因,我们要让孩子不甘于平庸就要给予足够的情感投入,唤起孩子的激情和欲望。1、以肯定和赏识替代否定和贬低,增强孩子的自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那怕是点滴的长处
7、家长都要给以明确的肯定,特别是在别人面前适时肯定孩子的长处,那怕是点滴的优点都要报以赏识的态度,因为优点会在赏识中膨胀而放大。对孩子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暂时的落伍不能过早地否定,因为努力当中不言败;更不能因一些小小的失利而贬低孩子的能力,因为孩子生活和学习的路还很长,不能把孩子向上的冲动扼杀在幼嫩的年龄。2、以表扬和鼓励替代批评和斥责,呵护孩子的自尊。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孩子不管是有意或无意哪怕是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地给以表扬,家长不妨感谢孩子的进步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享受,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自重感和责任感,他会更加再接再厉。对
8、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要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并设法克服,不能逃避,必要时可征求孩子的意见是否需要家长的帮助;对于孩子的错误家长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地批评孩子,因为孩子一生下来是没有错误的,后天的错误与我们家长不无关系。这样做既能保住孩子的自尊,也替孩子做了遮护,缓释了孩子的压力。3、以支持和引导替代训导和堵塞,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