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论文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论文

ID:25341841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论文_第1页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论文_第2页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论文_第3页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论文_第4页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论文.freel2,复合肥300~375kg/hm2,硼砂15kg/hm2,开好厢沟,厢宽1.5m。为了使菜薹提早到春节前后上市,黄冈示范片8月下旬至9月上旬抢墒抗旱育苗,播种6kg/hm2,分厢定量播种,稀播匀播。用竹扫帚或其他工具在厢面扫1遍浅盖籽粒,用稻草或花生禾等覆盖物覆盖保墒,浇透水。播种4~5d后揭草,当看到油菜苗出土时及时揭草以免形成线苗。1叶1心时间苗,疏理窝堆苗、拥挤苗,以苗不挤苗为宜。3叶1心时定苗,留足100~120株/m2,苗距5~8cm,以叶不搭叶为宜,剔除异品种,去小留大

2、,去弱留强,去病留健。三至六叶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225~300g/hm2对水750kg均匀喷雾于菜苗上,培育矮壮苗,切忌重复喷雾。久干无雨或苗受旱时,于晴天早晚浇水保墒。定苗后施尿素37.5~67.5kg/hm2,雨天可撒施,晴天结合抗旱加水追施。苗床期气温较高,病虫害发生较普遍,出苗后每隔3~7d用10%吡虫啉800倍液加万虫统杀800倍液喷雾,或氯氰菊酯、速灭杀丁或杀虫灵750mL/hm2+Bt750g/hm2,或克虫星750mL/hm2等对水750kg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黄曲跳甲等害虫。病毒病、茎腐病等病害6-

3、8,可用灭菌威粉剂450g/hm2对水750kg喷雾。3抢早移栽于10月中旬前移栽,移栽时确保单株绿叶7片以上。拔苗前苗床墒情要足,移栽前1d,苗床要浇水润土,以免起苗时伤根;大小苗分级拔,先拔大苗,秧苗要求矮壮青绿色、叶片厚、无病虫;带土拔苗;当天拔苗当天栽。大田要精整,土要细、田要平、厢要窄、沟要深。大田总施肥量按氮∶磷∶钾为1.0∶0.5∶0.7为宜。施纯氮300kg/hm2、五氧化二磷180kg/hm2,氧化钾210kg/hm2,硼砂22.5kg/hm2。或施碳酸氢铵975kg/hm2,过磷酸钙675kg/hm2,氯化钾1

4、50kg/hm2,硼砂15kg/hm2,并加施充分腐熟的猪牛栏粪等土杂肥45~60t/hm2。或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20-10-18)750kg/hm2,硼肥15kg/hm2混合施入大田。移栽时要推广“四个一”,即1个穴、1棵苗、1捧多元复配杂肥压根,1瓢水定根。4控制适宜群体密度移栽密度是保证“一菜两用”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根据试验观察,密度越大,油菜摘薹量越高,对油菜籽产量影响越大。因此,要兼顾摘薹量和油菜籽产量,结合大田肥力条件和前茬因素,合理安排密度。确定密度,肥力高的棉田和中稻田块按7.5万株/hm2移栽,中等肥力的

5、为9万株/hm2,肥力差的晚稻田块为12万株/hm2。苗要栽稳,行要栽直,苗间距要匀,根部要按紧,不能将苗栽得过浅或过深,培土到子叶节。边移栽边浇足活根水。苗活后施尿素60~75kg/hm2或碳铵150kg/hm2,15d后再施尿素75kg/hm2或碳铵210kg/hm2促苗,为促发分枝留下合理空间。5田间管理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田间管理,要在搞好中耕、除草、防虫治病和及时排渍抗旱的基础上,重点是适量增加肥料,在总体施肥水平上强调较常规技术增加10%以上用量。并按底肥足、苗肥适、腊肥优、薹肥早、采薹前补肥的原则科学肥水运筹9,

6、10。底肥以有机肥为主,优质复合肥为辅,施精土杂肥22.5kg/hm2或饼肥1.2~1.5t/hm2,优质复合肥525~600kg/hm2,持力硼3.0~4.5kg/hm2。苗肥在油菜活棵后施用,施尿素90~120kg/hm2促早发,薹肥于12月底前冬至前后施下,施尿素105~135kg/hm2,压土杂肥45t/hm2以上。摘薹前1周补施尿素75kg/hm2左右,促进腋芽分化发育。6病虫害综合防治在病虫防治上,以综合防治为主,禁止使用剧毒化学农药11,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低毒无残留新型农药,尽量减少化学物质的残留。由于采摘菜薹后基部

7、分枝,且二次分枝数极多,有利于菌核病发生蔓延。为此,从油菜盛花前开始,进行统一防治,考虑到田间分枝多、人难下田的实际困难,采取1人在前用2根竹竿分厢,1人在后喷药的方法,提高防治质量,使菌核病发病率降低到3%以内。7严格采摘标准,成熟收获为保证菜薹鲜嫩可口和兼顾菜籽产量,采摘时一定要按下列标准严格掌握:薹高达到25~35cm为最佳采摘时期,摘薹15~20cm,保证茎基部留有10cm高度的腋芽发育生长空间。每株平均达到5个以上的一次分枝。一般摘薹3750~5250kg/hm2,油菜籽产量比未摘薹的油菜不减产乃至略增产。摘薹时要先抽薹

8、先摘,后抽薹后摘,切忌大小一起摘。油菜摘薹后20d内,油菜生育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生育期逐渐减小差距,直至成熟时,摘薹的油菜较未摘薹油菜的生育期最多推迟2~3d,因此摘薹油菜应推迟3~4d收割,以保证油菜籽的成熟度。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