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40213
大小:537.50 KB
页数:83页
时间:2018-11-18
《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用中药的毒副作用药剂科刘代芳合理用药的概念运用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在充分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使用药物,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用药指征不明确。违反禁忌症。给药剂量过大或过小。疗程过长或过短。给药途径不适宜。合并用药过多。盲目选用贵重药。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引起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成瘾性、
2、特异质反应、三致作用等。中药药源性疾病的概念因药物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几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超量、超时、误服、错用以及不正常使用药物所引起的疾病。虽然中药大部分是天然药物,但有效成分比较复杂,如生物碱、皂苷、鞣质,挥发油等。既然是药,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轻者出现发热,药物局部刺激,重者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导致死亡。其毒性快者可于用药后立即发生,慢者则于用药后数日或更长时间出现,有些中药还有
3、三致、成瘾和特殊毒性。中药所致不良反应表现类型及构成比表现类型构成比(%)变态反应43发热12过敏性休克12胃肠道反应3中毒反应或死亡3心律失常3心痛2血小板减少2呼吸困难2肝损害2出现不良反应最多的中药及表现——摘自《实用中药毒理学》药名不良反应表现川乌、附片中毒斑蝥中毒,大泡性表皮药疹制马钱子粉中毒芦荟局部接触性皮炎黄芪猩红热样药疹马勃变态反应苍术阿托品中毒样木通过敏性紫癜鸦胆子仁过敏性休克川乌、附片化学成分:双酯型生物碱,如乌头碱、次乌头碱、美沙乌头碱等。具有麻辣味,毒性极强。中毒机制:乌头碱对
4、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作用,先兴奋后抑制,还具有箭毒样作用,能阻止神经肌肉传导。对心脏毒性极大,用量稍大即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临床中毒表现:口腔、四肢及全身麻木感,烦躁,流涎,恶心呕吐,腹泻,肌肉强直,呼吸困难,早期瞳孔缩小然后放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等。中毒严重者,可死于严重心律紊乱及循环、呼吸衰竭。川乌、附片中毒原因:1、用量过大。川乌常用量3-9克,附片常用量3-15克。2、煎煮不当。乌头类药物宜久煎,因其具有水解性,在水中加热,双酯型乌头碱水解为单酯型乌头次碱,再水解为无酯键的乌
5、头原碱,毒性为乌头碱的1/2000——1/4000,而强心作用增强。3、配伍或制剂不当。如乌头类药物泡酒服用易导致中毒。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剂量过大或疗程过长。2、用药不当。3、药材品种混乱,炮制质量欠佳。4、组方不合理。5、个体差异。6、管理不完善。中药不良反应的预防1、提高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2、运用中医药理论,辨证施治。3、保证药品的质量。4、合理配伍药物。5、注意药物的合理给药途径及给药加工方法。6、合理慎重应用中药注射剂。7、加强中医药市场管理。冬虫夏草功效:益肾补肺,止血化痰。应
6、用:1、用于阳痿遗精、腰膝酸痛。2、用于久咳虚喘、劳嗽痰血。3、用于病后体虚不复或自汗畏寒,可用本品与鸡、鸭、猪肉等炖食,有补虚作用。用量用法:5-10克,煎汤服。或与鸡、鸭、猪肉等炖服。也可打粉冲服。使用注意:有表邪者忌服。主要有效成分:粗蛋白、粗纤维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等。药理作用:1、具有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样作用,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2、增强机体免疫功能。3、平喘。能扩张支气管,与氨茶碱有协同作用。4、保护肾脏功能。对肾炎、肾衰、药物和缺血造成的肾损害均有防治作用。5、增强造血功能
7、。6、延缓衰老,抗氧自由基。现代应用:1、肺结核。2、肾功能衰竭。3、心律失常。4、慢性肝炎。5、肿瘤辅助治疗。毒副作用:冬虫夏草的毒性极低,但它却可以引起过敏,出现皮疹、皮肤瘙痒等,其致敏机制可能与冬虫夏草所含的蛋白有关。还可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等,这可能与冬虫夏草的性激素样作用有关。还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头痛、烦躁、四肢红肿加重等。解救方法: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及对症治疗。人参野山参——野生者。园参——人工栽培者。生晒参——洗净晒干。红参——蒸熟晒干或烘干。糖参——经沸水浸烫后,浸糖汁中,取
8、出晒干。吉林参——产于吉林抚松,道地药材,质量较好,产量最大。高丽参——产于韩国或朝鲜者。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应用:1、用于气虚欲脱。2、用于脾气不足。3、用于肺气亏虚。4、用于津伤口渴、消渴。5、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6、用于血虚、阳痿。用量用法:5-10克。宜文火另煎,将参汁兑入其他药汤内饮服。或研末吞服,每次1-2克,日服2-3次。如挽救虚脱,可用15-30克煎汁分数次灌服。使用注意: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