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22873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操作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操作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
2、第1...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充分的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引起损失的风险。目前,金融系统频发的大案要案均是操作风险所致。操作风险已成为银行风险的重要根源和管理难点。本文试对其成因和防范对策进行粗浅探讨。一、操作风险产生的原因剖析(一)银行旧体制的弊端是操作风险发生的根本缘由1、银行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缺失。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授权经营问责制尚未建立。二是内部激励与责任不对称,导致员工不愿意承担与其收益不相称的责任,甚至是逆向选择。三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在制约机制相对缺失的情况下,“以业绩论英雄”的考核观,易埋下操作风险隐患。2、运营管理体制存
3、在薄弱环节。分支行行长的人、财、物权过于集中且缺乏有效治理。同时从总行到分理处多达5级的管理层次使管理信号在中途就被扭曲变异,成为案件多发在分支行的重要原因。(二)操作风险管理中的缺陷是操作风险演化为案件的重要原因1、操作风险管理理念上的偏差制约了管理实践。目前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认识还不全面系统,仅停留在操作性风险或操作中的风险。2、操作风险管理架构的不健全使内控出现漏洞。一是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缺乏专门管理部门,难以掌握操作风险整体状况。二是基层分支机构操作风险管理职能缺失。国外银行一般在基层分支机构设置风险经理一职,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贯彻,对分支机构的监管及与上级行风险管理信息沟通
4、,而国内银行均无这一设置。三是总行垂直领导的审计体制尚未建立,使审计部门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权威性不强。3、操作风险管理手法单一。一是过分依靠内部审计,忽略外部审计力量。二是电子技术和金融工程学在操作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不够,定性管理多、定量管理少,手工管理多,电子化运作少。(三)银行自身管理体制上不完善是操作风险频发的重要因素1、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本单位不会出事,预防风险的思想和措施没有到位。遇到一些案件发生,只认“倒霉”,而不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并存有重经营、轻管理的思想。2、业务学习不到位。当前业务培训质量和效果不尽人意。少数干部员工学习主动性不强,特别是网点撤库后,学习制度更难保证,造
5、成员工因业务政策理解偏差而产生操作风险。3、制度建设不到位。一是有的制度存在漏洞,有的制度滞后或超前,有的制度不够严谨而导致执行的随意性,部分制度缺失,不能对全部经营活动完全涵盖。二是制度供给非系统性。在组织庞杂、条块管理、目标多元下,制度供给自然多元甚至自相矛盾。同时部分制度供给“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金融现象相互交织,这种不能言顾左右的制度供给,难免在封闭某一风险敞口时,在其他方面创造更大的风险敞口。四是一些制度设计者为保护自己,将制度设计得尽善尽美,却偏离实际,难以操作,逼迫制度执行者实际运行越轨。五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少数同志弃制度于一边,凭感情、经验和习惯办事。在考核指标驱动下
6、,一些不规范行为往往演化为“领导都是正确”的潜规则,一些利己的“变通”行为,在满足客户和市场需要外衣下被认同,使风险长期得不到暴露。4、监管工作不到位。部分当家主任对会计监管不到位、对员工行为疏于管理;有些职能部门监管手段主要局限于检查,没有在监管效率、风险控制弱点分析、制度缺失剖析上做深入研究,不能有效根治风险。5、违规处罚不到位。“零容忍”是国际上内控制度健全银行对一旦超越相关的制度和行为容忍范围的行为,坚决按制处理,决不宽容的普遍做法。而我们普遍缺乏“零容忍”理念,难以形成规范的信用文化。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一)要树立正确的操作风险理念。要树立操作风险的“全业务、全机构和全
7、人员管理”理念,做到对各项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并重、对经营行和管理行、纯业务领域和保障领域操作风险管理并重、对员工和领导、前台和后台人员管理并重。(二)要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通过股改,理顺产权关系,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其次建立卓有成效的风险组织制度,增设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基层风险经理,并实行垂直管理。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在干部员工的准入、考评、晋升等环节,增加对其合规经营的一票否决制考核,以扭转以发展业务为借口,忽视管理和合规经营的行为。还要通过扁平化改
8、革,将组织机构精简到2-3级。此后还应适当削弱基层行行政管理权力,加重业务发展责任,并对重要部门人员实行双重领导、纵向考核任命机制。(三)加大对操作风险关键环节的管理力度1、要加强对银行的机构管理。构造审计垂直管理架构,强化风险导向审计,探索外包审计,推进审计手段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对疑点和薄弱环节的持续跟踪检查制度;加强对基层行的合规性监督,加强对权力的监控;订立职责制,明确各级机构责任;坚持行务管理公开制度,加强信息披露。2、要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