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职中数学探究学习论文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职中数学探究学习论文

ID:2531803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职中数学探究学习论文_第1页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职中数学探究学习论文_第2页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职中数学探究学习论文_第3页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职中数学探究学习论文_第4页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职中数学探究学习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职中数学探究学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职中数学探究学习论文论文关键词:职中数学探究学习主体意识问题情境论文摘要:在职中数学探究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和探索问题,大胆突破各种条条框框论文关键词:职中数学探究学习主体意识问题情境论文摘要:在职中数学探究学习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活动和探索问题,大胆突破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寓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就能做到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喜欢学数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问题新课程早已进入实施阶段

2、,但是就目前数学教学过程而言,仍然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而言:(1)课堂教学活动展开不充分,主动建构知识平台不够,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和实践获得知识及发展,学生只是一味地昕,很少有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意见的机会,学生追求的是唯一答案,只要有一个正确答案,不会再思考,这样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2)独立思考不够,教师上课为了追赶进度,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从教的角度看:(1)简单化的“拿来主义”,不少教师机械地搬用一些优秀教案或别的老师上课方式,不能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教学;(2)教学改革走极端,不少教师在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的同时,片面地

3、否定传统的传承式教学,过份强调创新、探究,结果适得其反。2认识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成长要与新课程同步,现行教材与过去教材不一样,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对数学课程教学的新旧观有所认识,其次对数学教学过程要有深刻的再认识。(1)从数学学习角度看,由于数学教材是经过了教学法的加工,通常用演绎的方法把概念、公式、法则等内容互相联合起来的一个统一体,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颠倒了数学的实际发展过程,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概括、推理处于暂时滞后,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以展现数学本身的发现过程。另一方面,数学学习不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数学思维

4、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发生障碍,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地教给学生数学结论,而是应让学生了解结论背后的一些史实,从而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数学结论有充分的认识;(2)从学生认知发展的角度看,职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认知结构的各要素发展较快,而认知核心——思维能力已成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完成了向理性思维的转化,逻辑思维、创造思维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跟着老师走”的思路,变为“教师顺着学生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情景,改变学生没有机会表现自己学习思维的状况;(3)从课改的角度看,数学教学应

5、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双方应互相尊重,这是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合作的前提。根据课改精神,数学教学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现象,应从理性认识、道德生活和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精神生活,注重认识,体验感悟等。通过数学教学赋予学生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建议3.1备课应增强学生

6、的主体意识,要求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我们首先应进入探“究”角色,进行换位思考,备课的过程应成为我们探究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了这样的备课探究思路: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研究学生的思维和认知基础——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由于探究性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性程度要求比较高,它应该遵循引导、合作、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可采取“问题”驱动式探究、小组互动式探究、实验探究等。3.2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

7、面临某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感到原有知识不够用,造成“认知失调”,从而激起学生疑惑惊奇差异的情感,进而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问题情境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例如,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找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②今有一

8、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