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论文

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论文

ID:2531677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论文_第1页
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论文_第2页
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论文_第3页
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论文.freel/s2),其结果如下:0.27g,感觉良好的停车;0.34g,不舒适的停车;0.43g,非常不舒适的停车。相当于自由放置的物体被从地面抛出,旅客有危险的感觉。(2)日本国铁的实验原日本国铁铁道技术研究所进行了2次冲击实验,以调查制动时乘客的舒适度。试验中只要求受试乘客对某一加速度进行“允许”或“不允许”2极式判定,将不允许加速度的受试乘客比例、不同姿势下的不允许加速度(见表1),及其对应的加速度变化率(见表2)作了记录。这些实验结果成为了日本国铁减速舒适度执

2、行标准的基础。当混合坐a二0.10g和正面立。=0.08g时,仅有5%的受试乘客感到不舒适。3.2国内列车冲动评定标准的研究关于舒适度的评测以及列车加、减速时的纵向冲动的评测,国内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但是在制动系统设计时,有相关的规定,可以作为一定参考依据。标准(TB/T2370一1993《铁路旅客列车纵向动力学试验方法与评定指标》)中明确要求:在旅客列车制动时,纵向加(减)速度的评定指标为:列车启动、调速及常用制动时,纵向平均加速度或减速度的绝对值不应超过0.08g。列车紧急制动时的平均减速度应不超过0.

3、12g,但在初速40km/h以下时允许不超过0.14g。列车紧急制动时的最大减速度不应超过1.0g。上述标准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扩编旅客列车试验和仿真研究的结果,且已经作为国内的评价指标。某铁路局科研所研制的“列车纵向冲动测试仪”就是采用加速度计测量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来定量描述列车的纵向冲动。但是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否定,被认为加速度并不能全部描述列车的纵向冲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543-1995(《旅客列车纵向冲动评定方法》)规定,用列车冲动的加速度变化率来考核和评定旅客列车司

4、机的平稳操纵技能。该加速度变化率用J来度量,J二daldt(m"s-3),式中。为加速度其评定标准:把列车正常操纵时的冲动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4个等级,其相应的J值如表3。某铁路局科研所根据标准TB/T2543一1995研制出了“列车纵向冲动加速度变化率测试仪”。该冲动测试仪采用加速度的变化率来描述列车的冲动。通过对J值的分析研究,拟定了4个档次,即优、良、及格、不及格。其评定标准如表4。对表3、表4进行比较,虽然二者均采用加速度变化率来对列车的纵向冲动进行评价,但J值的评定标准存在着较大差异。在此不评论2个

5、标准的准确性,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采用加速度变化率的评定方法要比加速度的评定方法要更符合实际。尽管有现行的标准和加速度变化率测试仪的出现,但是目前大多数机务段仍然采用“‘冲动棒”计分制对旅客列车司机的平稳操纵技能进行评定。此方法是采用5根长度相等,截面为正方形,但底面积大小不同的木棒,根据相应的木棒倾倒而扣不同的分值。扣分等级为5级,分别为5分/次、10分/次、20分/次、35分/次和50分/次。4列车冲动检测仪的评定标准针对现行标准和某科研所制定的评定标准存在较大差异。2003年武汉理工大学与郑州铁路

6、局襄樊北机务段合作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智能列车冲动检测仪。该检测仪根据木棒的评定标准,采用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2543-1995《旅客列车纵向冲动评定方法》,用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率联合表征的方法来对列车的冲动进行判定。该检测仪采用美国ADI公司生产的微机械加速度计ADXL105测量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并通过列车冲动检测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了加速度曲线、加速度变化率曲线的实时在线静态和动态显示,见图1。加速度曲线、加速度变化率曲线能够很直观的反映出列车在何时何地发

7、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图1中的曲线也可以发现,只有当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率曲线同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才能被确认在此时发生了冲动。在确定列车冲动评定标准时,采取对比实验的方法,同时用“木棒检测法”和智能列车冲动检测仪进行随车实验,将木棒倒的情况记录下来,并与智能冲动检测仪记录的冲动相对比。将该仪器的评定标准同“木棒检测法”一样,分为5个等级。评定标准见表5.目前,智能列车冲动检测仪已经开发出第二代产品,它可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USB接口转存到U盘中,取代了第一代产品把数据转存到便携式计算机中的方法,大大节约了成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