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

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

ID:25303964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_第1页
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_第2页
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_第3页
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_第4页
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疣梭子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论文.freel以上,均适于梭子蟹的养殖。池塘面积最好在0.67~1.33hm2,池塘底有向排水闸门的降坡度,四周堤内有2m宽左右的缓坡,以利于梭子蟹活动。根据池塘不同底质类型,选择混养虾、贝类品种。如泥质底宜混养缢蛏、泥蚶、青蛤和脊尾白虾、南美白对虾等,沙质底则宜混养杂色蛤、菲律宾蛤仔和日本对虾等。3.2准备工作冬季虾蟹出池后,经1个月左右干塘,彻底清除塘内淤泥。根据池塘水深在四周和中间开挖宽3~5m的环沟和纵沟,环沟内侧滩面设置贝类盖网,使滩面水深0.8~1.0m。放苗前1个月进

2、水20~30cm,用生石灰1875~2250kg/hm2或漂白粉375~450kg/hm2(有效氯30%~35%)对水进行全池泼洒,杀死池内的杂鱼虾蟹和病虫害;同时应检查闸门及闸前的栏网设施,整理贝类养殖涂面。清塘浸泡7~10d后,排干池水。放苗前15d选择大潮期间进水,并用80~100目筛绢网袋过滤进水60cm,用消毒剂全池消毒,封闸肥水。根据池水肥育程度,施以氮肥使池水显黄绿色。有条件的可底播低值贝类如蓝蛤、杂色蛤等在池塘四周,作为活体备用饵料。在池塘四周选择蟹苗暂养区,整理成波纹状,并设置围网。3.3苗

3、种投放3.3.1贝类苗种的放养。根据混养贝类品种不同,放苗时间存在差异,宁波地区一般缢蛏苗放养时间在3月上中旬,蚶类为4月中旬,蛤类为5月上旬。为保证在当年养成,应选择优质大规格贝苗,蛏苗在3000粒/kg以内、蛤类在300粒/kg以内、蚶类400颗/kg以内,实养面积贝苗播种量不超过150万粒/hm2为宜。尽量在当地采购贝苗以缩短运输时间,选择晴天早上或傍晚,避开烈日和暴雨。3.3.2梭子蟹苗放养。梭子蟹苗放养时间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较为适宜。要求水温在20℃以上,大风、暴雨天气不宜放苗。人工蟹苗要选肢体正

4、常、反应灵敏、壳硬色泽光亮、生命力强、无病无伤蟹苗,规格为1.2万~3.6万只/kg,蜕壳1~2d蟹苗最佳。放养密度4.5万只/hm2左右。购买的梭子蟹苗经一级围网池暂养7~10d后,拆除围网进行大塘养殖。3.3.3虾苗放养。混养对虾苗一般选择在7月中下旬投放较为适宜,此时水温较高,对虾病害少,有利于虾、蟹的生长。虾苗应选择个体大小整齐、弹跳力强、逆水性好、耐干力强、体表清洁、全长1cm以上为佳。放苗量以12万~15万尾/hm2为宜。若混养脊尾白虾,可选择在此时纳苗或投放海捕抱卵虾于池塘网箱中自然孵化,放养抱

5、卵脊尾白虾15kg/hm2左右,幼虾孵化后移走亲虾,使脊尾白虾出苗整齐。3.4日常管理3.4.1水质管理。前期以养殖贝类为主,繁殖浮游植物,视水质情况以施肥和添水为主,调节水质为嫩绿或黄绿色,透明度30cm左右,保持池水的生态平衡与稳定。放养蟹苗前1~2d,适当加注新水,使水质新而爽。中后期以促进虾蟹生长为重点,采取勤换水保持池水新鲜。有条件时,海水最好经24h沉淀和消毒后进入池塘。蟹苗放养后每3~4d加水5~10cm,到7月初加满池水,调控水质保持嫩绿水色,透明度30cm左右,7月根据池水状况适当换水。虾苗

6、放养或脊尾白虾孵化后,暂停排水,适当加水。养殖中后期根据池塘水色、生长情况和气侯变化换水,严禁大排大换,减少虾蟹应激反应,换水量控制在池水的20%~40%。养殖后期梭子蟹的生长明显减缓,转入育肥增重阶段,此时水温逐渐降低,池水不易变坏,一般在水温18℃左右时彻底更换1次池水,以后不再换水,维持水质稳定,减少蟹活动。高温、强冷空气和交配期时尽量提高池塘塘内水位,暴雨后及时排去上层淡水,保持盐度15%以上。养殖中后期根据池塘溶氧量高低,定期开动增氧机增氧。3.4.2饵料管理。由于梭子蟹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贝类以生物

7、性饵料为主,脊尾白虾则属杂食性。因此,以投喂动物饲料为主,主要为新鲜、未受污染的低值小型贝类、小杂鱼虾及配合饲料等。投饵量根据虾蟹的体重、摄食强度、水温和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体重的8%~10%。恶劣天气和换水困难时少投或不投,水温低于15℃或高于32℃时减半投喂,8℃以下停止投喂。投喂后以1h内吃完为宜,根据吃食情况增减投喂量。蜕壳高峰期,务必投足新鲜饵料,以减少相互残杀。每天早晚投喂各1次,傍晚投饵量占日总投饵量的70%。投喂点为池塘环沟外侧四周的滩面上。3.4.3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观察

8、水质变化、虾蟹活动和摄食情况,检查养殖设施是否完好,测量水温、溶氧、pH值、盐度、透明度等水质指标是否异常,做好水质变化、投喂量与次数、换水量、气候情况以及虾、蟹的活动和生长情况等生产记录。3.4.4病害防治。生态养殖,理论上梭子蟹可以吃掉弱体质虾,因而可控制和缓解虾病的暴发。梭子蟹交配后死亡率较高,在交尾前后更要保证新鲜高蛋白饵料供应充足,并适当增加投饵次数,投喂的鲜、冻小杂鱼和贝类等饵料要进行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