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

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

ID:25287794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_第1页
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_第2页
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_第3页
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_第4页
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翻译中的连贯——言语行为理论视角论文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连贯翻译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言语行为理论和连贯这两个概念的介绍,引出了语篇中无形连贯的概念,其中语境是判断隐行连贯的重要手段。并阐述了如何把握这种连贯和注意这种无形连贯对翻译的作用。一、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连贯的概念言语行为理论首先由英国哲学家Austin提出,后又经过Searle的修正和发展。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该是词和句子,而是应该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由三个次行为构成,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言外行为表达

2、的是言外之意或者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也称言外之力。言后行为指某一行为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换句话说.freeleisit?”,根据具体的语境,可能产生以下的语力:1.说话人想知道时间。2.说话人非常恼火,因为听话人迟到了。3.说话人认为现在是听话人回家的时候了。不同的言内行为也可以表达相同的言外行为。例如,在下列句子中,不同的话语可以产生相同的言外之意:请求某人关门1.把门关上!2.请您把门关上好吗?3.你忘了关门吗?语篇连贯理论是由Halliday和Hasan提出的。在Halliday看来,连贯指的是一段话语或某

3、个语篇的不同部分在意义上的联系,这种意义的联系既可以是透明的,也可以是不透明的。语篇连贯具有多维性,它既体现于语义层面,也体现于语用层面和交际双方的心理互动层面,因此对于语篇连贯的研究应从整体性和动态性上把握。Hobbs也指出,语篇是否连贯,不取决于是否有表面上的连接形式,而是取决于受话人能否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二、言语行为理论与语篇连贯的关系如果我们把语篇当作一个整体言语行为来看待的话,就会发现语篇在这三个层面上连贯的方式和特征是不一样的,即言内行为的连贯是以语法、词汇、逻辑关系和主位一述位结构等有形标志为表现特征,其特点是有形的;言外行

4、为的连贯是根据社会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去推导说话人的含义而得出的,其特点是隐形的;言后行为的连贯主要表现在说话人和受话人的心理互动,其特点是无形的。尽管不同层面上的形式与特点不同,但它们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完整言语行为。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语篇的连贯不完全是依赖于语法、词汇等衔接手段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衔接手段并不总是以有形的方式体现在语言形式上,有时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于推理之中。这样不同命题之间的隐性衔接就会赋予语句以言外功能,这种言外功能就是语篇连贯之所在。因此语篇的街接与连贯不但要看到句与句之间的有形性和命题内容上的关联性,而且还

5、要考虑到语句之间在言外行为这个层面上的联系。否则,许多语篇仅靠语言形式是难以解释通的。如:1.A:inthebath.A:Ok就1和2的字面而言,,.freelinthebath.A:Ok.(Ianyouintroducedmeto.B1:Actually,he’syourneinthebath.我在洗澡(你去接)。A2:OK.好吧(我去接)。就其表面文字而言,两人所说的话之间似乎并没有什么联系,但言外行为在交际这个更深的层次上是有联系的,我们本能地感到这些话语是连贯的。A1并不是一种描写,也不是一种报告,而是一种请求,要求B去接听电话。

6、B又因做不了此事,他的回答就是一个拒绝,而不是描写。同时,B的回答也是一个请求,请求A去接听电话。而A2实际上也同时完成了一个接受B的拒绝行为和接受B的请求行为。这样的分析使我们理解人们在更高层交际的实质,能准确理解并翻译对话,克服字面文字的障碍。根据文化语境的不同,翻译也可以有所变化。如:1.您下车吗?2.你下车吗?3.下车吗?三句都是用来表达一个非言要旨,即“你是否下车?”但其表达的语气依次渐强。如果把这三句都译为“Areyougettingoff?”也未尝不可,但仅此一种译文无法体现原文汉语中敬称“您”改为一般性称谓“你”以及再改为

7、一般性问句的变化。我们可以把以上三句依次译为:1.Youaregettingoff,aren’tyou?2.Areyougettingoff?3.Gettingoffornot?这样就体现原文语旨由弱到强的变化。翻译不是翻译词语或语句,而是文本,一个有一系列言外行为巧妙的有机结合的文本。把源语言文本最优化的译入目的语不仅需要运用句法、语义、文体等知识,也需要译者运用语用知识对文本的言外功能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从这个角度看,译者的任务就是在处理源文本时要确保翻译的最佳等效性。换言之,翻译研究必须把文本当作一个有一系列言外功能—涉及主题性、

8、功能性和语用层面—组成文本综合体,引导译者去理解源语言文本,掌握其隐含的言外功能。言语行为理论的有效性主张为译文的多样性提供了理论依据。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的有效结合,便翻译思维摆脱了词、句和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