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86907
大小:69.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9
《战胜挫折 开拓进取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战胜挫折开拓进取教学设计[战胜挫折开拓进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与困难和逆境两种结果之间的关系,领悟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的重要意义,战胜挫折开拓进取教学设计。 2、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应对挫折,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战胜挫折的方法。 2、勇于创新。 教学过程: 教师:人生难免有挫折。在人生道路上,不在于有无困难和挫折,关键在于怎能样对待困难和挫折。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探讨的问题:战胜挫折,开拓进取。 讲授新课:战胜挫折开拓进取 教师
2、:引领学生赏读文本P40两幅图片以及名人名言。启迪思考:不同的人面对困难和挫折会有不同的反应,上述图片和名言启示我们应如何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困难和挫折呢? 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自由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以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健康成长。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P40“小女孩破茧壳”的小故事,感悟其中蕴涵的人生道理,即要想得到快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一种磨练,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学生:阅读感悟。 一、反挫训练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两组小调查:1、会骑自行
3、车的同学请举手。2、刚开始学车到学会,没摔过一次跟头的,请举手。3、全班会游泳的同学请举手。4、为学会游泳,你呛过多少次水? 学生:积极配合,教案《战胜挫折开拓进取教学设计》(..)。 教师:摔倒了不爬起来或者中途放弃,骑车的本领就永远学不会;呛了两口水,就不敢下游泳池的,游泳的本领就永远学不会。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根据产生挫折的客观原因和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方法,是能够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并且能够在战胜挫折的经历中增强自己的耐挫力! 教师:多媒体显示:为同学遭遇的挫折和困难,想想应对办法。 ★有位同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4、但在这次考试中成绩很不理想,因此情绪低落。 应对方法:。 ★有位同学很喜欢画画,想参加学校美术兴趣小组,可家长认为这会影响学习,不让他参加,为此他心里很难过。 应对方法:。 学生:合作探究,体验感悟,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在讨论和举例基础上,引领学生进行系统总结。多媒体显示: 增强耐挫力的方法 (1)树立目标,志存高远 (2)增强信心,持之以恒 (3)查找原因,对症下药 (4)放松自我,冷静对待 (5)自我暗示,心理疏导 (6)逆向思维,换位思考 (7)大胆倾诉,请求帮助。 教师:我们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熟
5、练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才能把自己培养、锻炼成积极迎战挫折、战胜挫折的强者! (过度)克服困难和挫折,除了进行反挫训练,增强耐挫力外,还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二、勇于创新 教师:战胜挫折,为什么需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挫折与创新之间有何联系? 学生:阅读教科书P42页文本,回答,略。 教师归纳:一方面战胜挫折需要勇于创新;另一方面挫折激励创新,创新战胜挫折。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P42《孔祥瑞创新》的事迹材料。质疑:孔祥瑞勇于创新的事迹对我们有哪些启迪? 学生:阅读文本P42相关文字,思考探究,交流。 教师归纳:我们每个
6、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创新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加强学习,不断实践,发挥潜能,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品质?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P42—44页文本。 学生:阅读文本,自主思考,回答略。 教师归纳:小而言之,是“必由之路”;大而言之,是“重要内容”,是“不竭动力”,是“强大力量”。 教师:我们中学生应当怎样培养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媒体展示 在学习上:寻求多种解题方法,敢于质疑,探究学习。 在生活上:循环利用废旧物品,创造性地保护环境。 在思维领域内:反对墨守
7、成规,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在工作上: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 课堂小结: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充满活力与创新的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复兴民族的重任,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争取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智慧。战胜挫折开拓进取教学设计2 第2篇“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系列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预览〗发布时间:2017-03-27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为了宣传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
8、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领会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和培养青少年朋友们重温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