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73870
大小:7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年学生工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年学生工作研究学生工作队伍理论学习中心发言第22期发言人:王成章发布时间:2009-12-313:42:50查看人数:676 今天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有关青年工作的一些话题。说实话:心情十分忐忑不安,虽然说自己从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基层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但是这种青年理论的把握或者研究的功底实在是比较欠缺。所以在讲的不恰当的地方,还需各位多多谅解。 我们都知道:温书记多次在新学期开始的学工会议上强调:鼓励我们大家要加强学习研究,不断加大工作创新力度。团委赵书记也
2、在上学期的讲座中,给我们基层团组织提出了许多学生思想引导方面需要解决的课题。而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已经改变了传统媒体格局和青年行为方式、越来越融入到青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成为我们不能忽视的环境和方式。因此如何主动有效的运用新媒体来开展新形势下青年学生工作,已经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那么今天我与大家交流学习的题目是“新媒体时代下的青年学生工作研究”。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对新媒体发展作一概述 二、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总结新媒体对青年学生的影
3、响 三、我们的对策,我们如何应对挑战和如何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四、新媒体实践:就我个人博客在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体会和收获与大家做一个交流。 第一章新媒体概述 1、新媒体概念 何谓“新媒体”?一般来说,“媒体”也称为“媒介”、“传播媒介”或“传媒”,意指:传播过程中传送、接受信息的中介,其内涵包括了相应的技术、载体、机构等层面。例如:“报纸”这一媒体,既是一种印刷技术,又是一种内容载体,还是一种信息机构。至于“新”,是相对与“旧”而言,纵观人类发展史,其实每个阶段都有各具特色、风行一时的“
4、新媒体”,或取代、或促进、或融合“旧媒体”。例如:远古的烽火台、纸草、近代的杂志、报纸;现代的广播、电视;以及当代的互联网、手机等,都是各时代新媒体的典型代表。 这是新媒体的字面理解,目前从专业的角度上,理论界对新媒体的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专家们也是各持一词。幻灯片!!比如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里,我们对新媒体的定义不做更多的探讨。 2、新媒体的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不下三十种。有人概括总结了目前最具影响的十大新媒体。有:电子杂志 手机电视 宽带视频
5、 楼宇电视 移动电视 无线互连 即时通信 数字电视博客信息 SNS网络 SNS网络是指社交网站socialnetworking site英文缩写。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开心网、校内网(现在更名为人人网)从这个网站名称的改变大家也能感受到SNS网络的类型和发展趋势,而且这类新媒体发展势头比较强劲。基本上我调查过我们年级99以上的同学都在校内网进行了注册。而且这种网络自组织有这个由虚拟向现实发展的态势。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青年学生影响最大的新媒体,也是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互联网为
6、信息传播载体的新媒体,简称网络媒体(也叫第四媒体)。另一类是以手机为连接终端的新媒体,简称手机媒体(有人也叫第五媒体)。 3、新媒体的特征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的转变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比如现在交通广播电台,这两年发展非常好,原因就是在于通过短信这种方式加强和受众的互动,使得信息变得更有价值,同时,听众也强烈地体会到一种参与感。这个在出租车上大家感受是最深
7、的。 (2)传播形态的多样性。 在传播形态上,新媒体使媒介形态的物理边界变得模糊,无论动态、静态信息,还是文字、声音、图像信息,都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传播,实现了在一个传播载体上的多媒体传播。利用各种软件,人们可以方便地修改文本、图片、声音、影视,也可以制作出逼真的虚拟信息进行传播。新媒体还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多种方式,通过电子邮件、个人博客、用户群网、用户群、短信等传播形态,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和多样化。 (3)传播范围的超时空性。 通过新媒体,信息传播完全打破了地理区域的限制。如今,许多工作只需要在网络上
8、发个电子邮件进行一下交流,在手机上发个短信就可以解决,实现了时空的跨越。特别是,在网络这个敞开的大门中,只要有一台电脑,任何具有基本文字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出者。根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50%的新闻信息将由个人发布,公民新闻、民间新闻、草根新闻将大量增加,人类社会将进入公民新闻时代。 (4)传播内容的广泛性 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