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论文

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论文

ID:25268538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论文_第1页
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论文_第2页
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论文_第3页
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论文_第4页
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论文摘要:在长江口利用“声学悬沙观测系统”观测到大潮四种典型的高时空分辨率细颗粒悬沙浓度声学垂向分布图和垂线分布曲线。悬沙浓度垂线分布曲线表明:(1)在涨潮时呈L形,悬沙浓度的垂向变化梯度小(浓度小于1.0g/l)。(2)在涨急时呈射流形,射流顶的悬沙浓度达10g/l,悬沙浓度的垂向变化梯度大。(3)在落潮时从水面到水底悬沙浓度按指数增加,可能代表恒定均匀流中悬沙处于平衡条件的分布,泥沙垂向扩散系数εS在数值上大约是泥沙颗粒沉降速度ωS的两倍。(4)在落急时是不连续,并且

2、在水体中部呈射流形,悬沙浓度的垂向变化梯度大。关键词: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高时空分辨率声散射1前言Kirby和Parker1首次用LUTOCLINE(泥跃层)一词描述潮汐河口粘性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的不连续性.freelith和Kirby7以及型声学悬沙观测系统是由中国科学院东海研究站研制的,与Libicki等12叙述的观测系统相类似。整个系统(图3)在PC计算机控制下采集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再储存。ASSM型系统发射声脉冲频率为0.5MHz,脉宽为40μs。从悬沙背向声散射测得的垂向分布其垂直(

3、深度)分辨率为10cm,横向(时间)分辨率为1.5s。每小时记录12min数据,其采样频率为75KHz。每幅图是由480条海底和换能器之间悬沙的背向声散射曲线所组成。由泥沙背向声散射信号的强度转化为悬沙浓度的定标工作是在有机玻璃沉降圆筒内完成的。基于实验室定标,绝对悬沙浓度测量的误差约为16%。ASSM系统换能器工作时通常放置在水下2m处。同时,利用流速仪测量水流的流速和流向。每小时分别在0.0D、0.2D、0.4D、0.6D、0.8D、1.0D六个点采水样(D为水深),此法通称“六点法”。由采水器

4、采集到的含悬沙水样,通过63微米滤纸,分离出粗的悬浮颗粒。通过过滤的水样留下来的悬浮物质用蒸馏水漂洗,并在40℃恒温箱内烘干,过滤器烘到60℃,再称重量。悬沙浓度是从最后沉淀物重量(包括粗颗粒)与被滤去总的水体积而换算出来的。图1长江口9405站位Locationofstation9405intheChangjiangEstuary图2潮位和垂线平均悬沙浓度过程图图3实验布设示意图Hydrographsoftidallevelanddepthaveragedsuspensionconcentrat

5、ionhourlysampledatstation9405Sketchofexperiment3结果在上述观察区域内,盛行半日大潮。垂线平均悬沙浓度随潮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图2)。平均悬沙浓度从0.45g/l变化到2.41g/l。图4(a~d)是每15min的悬沙浓度垂向分布的声学灰度图。图4(a)表明整个水体中均有悬沙分布;图4(b)中、下部有一高含沙层;图4(c)中70%的水体有较低的悬沙浓度;在图4(d)中的水体中部有较高的悬沙浓度。为进一步了解悬沙浓度垂线分布特征,将图4(a~d)中每一个悬沙

6、浓度声学图象等分成7段,悬沙浓度数值是按10cm水深间隔绘图,由此可得到7条瞬时悬沙浓度的垂线分布曲线(图5)。图5(a~d)揭示了大潮四种典型的悬沙浓度的垂线分布曲线。第Ⅰ类是在涨潮时呈L形(图5(a)),近底悬沙浓度大于2.5g/l,大部分水体中悬沙浓度小于1.0g/l。平均悬沙浓度随水深从0.43g/l变化到0.84g/l。第Ⅱ类是在涨急时呈射流形(图5(b)),近底悬沙浓度大于2.0g/l,悬沙浓度的垂向梯度大。第Ⅲ类是在落潮时从水面到水底悬沙浓度按指数增加(图5(c))。近底悬沙浓度大于6

7、.0g/l。平均悬沙浓度随水深从0.86g/l变化到0.96g/l。第Ⅳ类是在落急时,悬沙浓度在水体中部呈射流形(图5(d))。近底悬沙浓度大于5.0g/l,悬沙浓度的垂向变化梯度大,平均悬沙浓度从0.77g/l变化到1.24g/l。事实上,图5(a~d)分别代表在涨潮、涨急、落潮和落急时细颗粒泥沙再悬浮(resuspension)过程的图像。图4声学灰度图Grayscaleplotsat(a)floodtide(1000h);(b)max.floodtide(1200h);(c)ebbtide(

8、1500h);(d)max.ebbtide(1800h);28May1994.图5悬沙浓度垂线分布Verticalprofilesofburstaveragedsuspensionconcentrationover12min.periodat(a)floodtide(1000h);(b)max.floodtide(1200h);(c)ebbtide(1500h);(d)max.ebbtide(1800h).28May1994.图6表示在涨潮(1000h)时最大流速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