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

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

ID:25230747

大小:6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19

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_第1页
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_第2页
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_第3页
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_第4页
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生态散文的兴起研究 内容提要:《瓦尔登湖》是中国当代生态散文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文化参照。它启迪了中国作家开拓散文创作的新格局,这主要体现在对于入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佳境的表达、恢复了语言的有机性和扩展伦理观照的范围等方面。中国作家在吸收、融合《瓦尔登湖》的生态思想的同时,也对作品存在着各种误读,其根源在于接受主体的定位不同,导致了他们在接受异质文化时存在着不同的途径,为全球化背景下考察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和传统文化资源的关系提供了一个范本。    外来的文学影响对于任何阶段的文学革新都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或者从思想上刺激接受者的观念更新,或者提供崭新的内容启迪与艺术观照,从而促进不同文学之间

2、的交流与发展。问题在于,作为外来文学影响接受者的作家们并非单一的客观存在,他们对于异质文学资源进行考察、吸收和选择的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当代生态散文的发展历程中,《瓦尔登湖》是一个重要的外来文化参照,中国作家对它的接受、选择,融合抑或误读直接影响到此后的生态文学创作。因此,考察中国生态散文与《瓦尔登湖》的关系,指出作家们接受异域文化影响的途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西生态文化对话的内容,其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一    中国作家对于《瓦尔登湖》的接受经历了曲折。1949年,徐迟翻译了梭罗的《瓦尔登湖》,但出版之后并未引起国内读者的注意。直到1982年,徐迟重新校译、出版的《瓦尔登湖

3、》才终于赢得了中国作家和读者的认同,从此这部经典作品不断获得再版的机会。这种变化折射出时代思潮和文化语境的变迁。梭罗创作《瓦尔登湖》的19世纪中期正是美国工业化的发展期,他敏锐地感觉到现代文明对于自然生态的侵袭,因而倡导回归自然、简朴生活的理念。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工业文明对于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相似的历史阶段与文化语境,使中国当代生态散文作家们对于《瓦尔登湖》怀着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这是二者进行文化交流与精神对话的基础。  中国当代散文曾长期陷于传统现实主义观念的束缚,虽然也出现了大量表现自然环境、勾勒山川草木的作品,但是它们并未跳出借助自然景物抒情言志的传统模式。这种

4、模式“把人以外的自然物仅仅当作工具、途径、手段、符号、对应物等等,来抒发、表现、比喻、对应、暗示、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这可以称为文学领域里的一种自然的人化或人的自然对象化”,自然还不具备主体的价值。《瓦尔登湖》的引介,使中国作家开始意识到,自然不是匍匐于人类脚下的客体,而是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散文创作不仅可以表现人心、描写社会,而且可以聚焦生态、以自然为对象。长期以来束缚散文创作的教条观念被逐渐地打破,作家们开始怀着一种超越性的眼光看待自然事物,努力倡导人与自然的亲近、和谐。中国作家们的生态思想意识受到了激发,文化传统中的自然情结得以朝着生态方向转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散文的思想内涵

5、和艺术含量。苇岸对于《瓦尔登湖》情有独钟:“《瓦尔登湖》是我唯一从版本上多重收藏的书籍,以纪念这部瑰伟的富于思想的散文著作对我的写作和人生的‘奠基’意义”,“我对梭罗的文字仿佛具有一种血缘性的亲和和呼应”。张炜也对这本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理念是美的,因为饱受现代病摧残的当代人,越来越明白过分地消耗资源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恶果,明白我们自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有了这样的思想积累和创作定位,中国当代散文开始由聚焦社会、人心向关注自然、表现大地转变。  中国当代生态散文较之于此前的散文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作家们对于自然现象不仅有着细腻的描绘,而且还体验

6、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佳境。中国作家在与自然的交流中意识到了大地蕴含着的健康本性,认为人应该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努力和自然融为一体。苇岸带着敬畏的心灵感悟自然,与自然进行灵魂的交流,渴望自己能够重新融入其中:“看着旷野,我有一种庄稼满地的幻觉。踩在松动的土地上,我感到肢体在伸张,血液在涌动。我想大声喊叫或疾速奔跑,想拿起锄头拼命劳动一场。”在苇岸这里,大地对他有着独特的精神价值。在《土地道德》、《去看白桦林》、《一九九八廿四节气》等作品中,苇岸坚持从对自然环境价值的观察人手,细腻地表现自然界的事物,以一颗平等之心看待大地和一切生命。韩少功则将家建在汨罗入溪峒,长期过着一种半隐居的生活,

7、以一种对现代工业文明和城市文化的抵抗姿态宣告了现代化神话的破产。作家在乡村隐居生活的实践,证明了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的可能性。在《扑进画框》、《耳醒之地》、《cULTURE》、《藏身人山》等作品中,韩少功对于人们疏离自然、物欲膨胀抱有相当的警惕,他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正在鼓励人们弱化对于自然的敬畏,人类只把自然视为开发的目标。韩少功直抵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认为是人类自身的精神缺陷和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