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

第六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

ID:25230358

大小:545.50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1-16

第六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_第1页
第六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_第2页
第六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_第3页
第六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_第4页
第六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章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两部门经济模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六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商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凯恩斯主义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本章研究的主要问题: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凯恩斯主义的投资函数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乘数原理一、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理论消费支出决定因素的几种理论消费函数反映的是消费支出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影响消费支出的模型: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定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模型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理论的基本假设经济中只存在两个部门:企业和家庭;不存

2、在政府,即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国民收入;在决定人们消费支出的众多因素中,除收入以外的其它因素给定不变;凯恩斯主义消费函数的数学表达式C=a+bYd或:C=a+bY其中:C代表消费支出;a代表自发性消费(a>0);Yd(或Y)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0

3、)的比值。APC=C/Y消费曲线OCY450AC0Y1C1Y2C2C3Y3C=a+bY例题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答:自发性消费量:200MPC:0.8APC:1消费曲线的平移在微观经济学中曾经介绍过”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的区别。“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和“消费曲线的平移”的区别:沿着消费曲线的移动是反映消费量和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消费曲线的平移是指除国民收入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的变化对消费量的影响。影响消费曲线移动的因素

4、财富(wealth);商品价格;个人偏好;收入分配状况;税收;利率。消费曲线平移动图示OCY450C1a1C2a2C3a3二、储蓄函数储蓄: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储蓄函数的推导;设消费函数C=a+bY因为S=Y—C所以S=-a+(1—b)Y其中,(1—b)代表边际储蓄倾向MPS与APS边际储蓄倾向(MPS):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值。MPS=S/Y=(Y—C)/Y=1—C/Y=1—MPC=1—b平均储蓄倾向(APS):储蓄总量与收入总量的比值。APS=S/Y=(Y—C)/Y=1—APC

5、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aC=a+bYAOSY-aBS=-a+(1-b)Y储蓄曲线的推导OYC450aC=a+bYAOSY-aBS=-a+(1-b)Y三、投资支出投资(investment):在一定时期内新增加的资本存量。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投资被视为给定的(自发变量),即认为投资与国民收入无关,I=I0。投资支出主要包括购买建筑物、设备支出和存货投资。投资曲线OYII0I=I0四、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模型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均衡条件可以用总收入等于总支出来表示:Y=C+I也可以利用

6、储蓄等于投资来表示:I=S(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Y=C+I)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Y=C+IC=a+bYI=I0解联立方程得均衡国民收入为:YE=(a+I0)/(1-b)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Y=C+I)OYC+I450aC=a+bYa+I0C+I=(a+I0)+bYYE(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数学法(利用I=S)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S=-a+(1-b)YI=I0解方程组得:YE=(a+I0)/(1-b)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利用I=S)OYS/I-aS=-a+(1-b)YI=

7、I0YE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图示法(比较)C+IYOCC+IYEOYS/ISIYE例题假设消费函数为C=100+0.8Y,计划投资I=600,那么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均衡收入的变动OY450C+IaAY1BY2Y1Y3CY2乘数的引出经济均衡时,增加1元自发支出,导致产出增加1元,即收入增加1元,进而促使引致消费增加,引致消费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上一轮消费的增加,导致产出继续增加,……,如此周而复始,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增加投资100购买要素时,形成要素的收入为10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

8、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80的购买形成新的收入,其中有80×0.8=64再次购买如此,循环往复,总收入Y=100+100×0.8+100×0.8×0.8+....=100×1/(1-0.8)=500五、乘数原理(MultiplierTheorem)乘数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Hahn)在1931年提出的,后来被凯恩斯加以利用,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其它宏观经济学派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工具。乘数效应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