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ID:25220235

大小:9.69 MB

页数:106页

时间:2018-11-17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_第1页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_第2页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_第3页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_第4页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第一节概述一、概念社会性: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群体、儿童集体及同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实现的)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一)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性的核心内容)1、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主要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与父母的教养

2、方式。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一种抚育关系,一种教养关系。2、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具有平等、互惠的特点。(二)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性别角色: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的总和。性别角色行为:是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也就是“男人就应该像个男人,女人就应该像个女人,不论是在服装,还是在行为举止方面都是如此。(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亲社会行为是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行为倾

3、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四)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人或物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西(不是出于好奇)、向他人挑衅、引起事端。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却在儿童身上经常发生的行为。三、研究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社会性发展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幼儿社会性发展更是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一)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社会性

4、发展是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身心健全的体格发展人格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商){(二)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未来人格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这是由于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技能在此阶段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开始逐渐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个人特点,可以说某些行为方式已经成为比较稳定的个性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一、什么是亲子关系?【问题】孩子出生后

5、最初的交往对象是谁?儿童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叫做亲子关系,是一种血缘关系。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儿童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态度与方式。1、亲子交往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1)早期的亲子关系(依恋)是以后儿童建立同他人关系的基础,儿童早期亲子关系好,就比较容易跟其他人建立比较好的人际关系;2)广义的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到儿童个性品质的形成,是儿童人格发展的最重要影响因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葛存壮最好的作品:葛优(

6、一)依恋的发展1、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它是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过程中,在情感上逐渐形成的一种联结、纽带或持久的关系。一般认为,婴儿与主要照料者(如母亲)的依恋大约在第6、7个月里形成。2、依恋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社会性反应的阶段(出生至3个月)在这个期间,婴儿对人的反应几乎都是一样的,哪怕是对一个精致的面具也会表示微笑。他们喜欢所有的人,最喜欢注视人的脸。见到人的面孔或听到人的声音就会微笑,以后还会咿呀“说话”。第二阶段: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3~6个月)这时期婴儿对母亲

7、和他所熟悉的人的反应与陌生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婴儿在熟悉的人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啼哭和咿咿呀呀,对陌生人的反应明显减少,但依然有这些反应。第三阶段:特殊情感连接阶段(6个月~3岁)婴儿从六七个月开始,对依恋对象的存在表示深深的关注。当依恋对象离开时,就会哭喊,不让离开;当依恋对象回来时,会显得十分高兴。3.婴儿依恋的类型根据儿童和依恋对象的关系密切程度、交往质量不同,儿童的依恋存在不同的类型。一般情况下,可将儿童的依恋行为分为三种类型:(1)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场或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母亲离开时,他们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

8、的表现。母亲回来了,他们往往也不予理会,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到来,但只是暂时的,接近一下又走开了。这种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和接受母亲的安慰表现一样。实际上,这类儿童并未形成对人的依恋,所以,有的人把这类儿童称为“无依恋的儿童”。这种类型较少。(2)安全型这类儿童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