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研讨】

洛阳龙门石窟【研讨】

ID:25206285

大小:6.40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1-18

洛阳龙门石窟【研讨】_第1页
洛阳龙门石窟【研讨】_第2页
洛阳龙门石窟【研讨】_第3页
洛阳龙门石窟【研讨】_第4页
洛阳龙门石窟【研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洛阳龙门石窟【研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龙门石窟——石雕艺术的宝库龙门来源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13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古称“伊阙”。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máng],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并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都城,把皇宫的正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习惯的称为龙门。创作缘由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笃信佛教的孝文帝迁都的同时,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也转移到洛阳来,他组织修建僧庙、寺院。在此前

2、后还在洛阳以南的龙门伊水两岸,依山开窟造像,由此一个神奇大型石窟群,龙门石窟开始创建。简介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为: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13公里处,这里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位置概况分布于伊水【一条河流】东西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雕像概况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kān]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

3、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龛[kān]本义1:龙的样子。本义2:盛放神圣物品的盒子。在此意为:龛原指掘凿岩崖为空,以安置佛像之所。佛龛:供奉佛像、神位等的小阁子,如佛龛、神龛等宾阳中洞北魏“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宾阳”意为迎接出生的太阳。◆北魏的宣武帝为他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宾阳中洞北魏奉先寺唐代古阳洞-唐高宗初龙门历史大事件龙门石窟作为佛教艺术宝库,早在1961年即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

4、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6年1月龙门石窟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龙门石窟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现存窟龛最多的石窟,创造了现存窟龛数量中国之最。2000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部分细部的雕像吧。。。欣赏这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莲花洞北魏万佛洞唐代药方洞始凿于北魏,唐代建成摩崖三佛龛唐代宾阳北洞唐代宾阳南洞唐代老龙洞唐代清明寺唐代敬善寺唐代潜溪寺唐代卢舍那佛像【最大】卢舍那佛“卢

5、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佛有三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为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报身佛:卢舍那佛,义曰: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应身佛: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生身。理论分析龙门石窟是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但它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时尚。石窟中保留着大量的宗教、美术、建筑、书法、音乐、服饰、医药

6、等方面的实物资料,因此,它是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