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94563
大小:550.00 KB
页数:74页
时间:2018-11-18
《课件:教师读书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读书之道赵来运一、关于教师读书现状的调查:“教师读书的困惑和困难”●平时没有怎么读书,也没有影响教学成绩;●真的想读点书,可惜没时间,太忙;●读得不少,收获不大;●读书确有收获,但就是坚持不下来;●平时只读那些对教学直接有用的书,读不进理论书。●不清楚应该读哪些书;●读书只是随便翻翻,不知道怎样往深处去读。你的事业越往前走,就越会产生一种“捉襟见肘、缺少底气、没有后劲”的苦恼。这时,你的“知识海棉”里已经挤不出一滴水了。这种感觉,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切身体验。二、审视“读书观”●读书是教师的职业方式●读书是教师的生活方式●读书是教师的修练方式●读书是教师的休闲方式(一)读书
2、是教师的职业方式1、教师职业的价值和意义:(1)培育新人(2)成就自己2、具有成就感的教师的特质:(1)对读书有一种近乎偏执的热爱和依附成功,有时就是一种偏执。“偏执者,离神更近”(马克·吐温语)(2)有超越世俗的高远追求【案例】做一个“乡村教育家”是读书在造就着他,是书籍在引领着他。●超越“被格式化”的读书方式“不动笔墨不看书”——摘抄“不动剪刀不读报”——剪贴优势功能——积累和积淀教师的职业式读书,重在“优化思维品质”。即提高思考问题的质量。(3)角色定位:读书者、思考者、研究者、探索者●学会“优化思维”的读书方式“电子阅读多浏览”——网读【案例】课堂鸡叫的背后●为什么鸡叫声只
3、在女教师的课堂上出现?●这个学生课堂捣乱的真相是什么?用课堂捣乱的方式,寻找失去的母爱:看到女老师批评他,就好像见到了妈妈。他想看到女老师们“在意”他的样子。不少教师更习惯于教育学生,而所谓“教育”,就是“批评”。很多的批评,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当你不知真相时,仅用批评,只能进一步掩盖真相。面对当今的某些学生,越批评越不管用。而不少教师,则是越不管用越批评,越批评越生气,到最后也没有弄清学生问题的原因,成了“蒙在鼓里的教育者”。没有逻辑思维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大障碍。教师读书,说到底,不是仅仅为了增长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提升一种品质——最优化的思
4、维品质,有深度的思维方式。正是这种品质,成就着每一位教师,形成了教师的教学风格、个人哲学,以至处事的品格、健全的人格。(二)读书是教师的生活方式读书,是教师生命的滋养和安慰。读书,是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一种生活方式。象一日三餐那样,一餐也不能少。读书,这是教师“有尊严”的生活,是“最自尊”的生活状态。当一位教师把读书作为生活习惯时,就会油然生出一种“内在的崇高感”。生活更加充实和满足,充分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价值。有一种美,叫做“气质美”,它是“学问的外在表现”。最好的化妆品是知识,最有效的化妆术是读书。在这时,人的心灵最轻盈、最洁净。读书的爱好和刻苦钻研是两回事,读书讲究的是
5、趣味,是一种精神上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三个方面:●获得了求知欲的满足●与作者进行了交流●丰富了精神自我教师生活中的读书,讲究的是一种爱好。一位教师爱上读书,有以下几个原因:1、靠天分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着迷,是天然的。他的生命内部有一种东西,必须要以这种方式释放,爆发自己的生命激情。2、靠机缘3、靠熏陶4、靠引导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为老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准备的书,就是学校。一所学校如果没有阅读,就不能算是学校。没有阅读的学习,只是一种是训练。读书的教师,行走在博学的路上。他的外表气定神闲,用学问安身立命,处于一种美好的心智状态。同样,每位教师的家庭,也应该有藏书,所谓“书
6、香门第”。生活教育——家庭完成;知识教育——学校完成;心灵教育——阅读完成。【案例】一位教师的“亲子教育五期学说”第一反抗期(3~4岁,渴望“独立”)第二反抗期(10~15岁,多数在初二。趋向“成人化”)黄金阅读期(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语商”成长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从学会说话到大学毕业)观察能力培养期(自然环境观察能力、社会环境观察能力、人性观察能力)【案例分析】“五期学说”的产生背景起点:作文难——家长们的心病。作文书没少看,作文技巧没少练,但就是写不好。生活范围过于狭窄。很多中小学生生活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之中。父母生怕子女接触真实的社会而被污染,或者会吃亏上当,于是就划了
7、一个圈,把子女圈了起来。生活在网络等虚拟世界里,脱离生活的虚构,华而不实的修饰,故作深沉的无病呻吟。缺少真实的生活,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整体素质。脱离真实,缺乏真情,过分训练技巧,可能会让“假、大、空”慢慢潜入孩子们的头脑。【案例】“五期学说”的运用片断东方红,太阳升。西方红,太阳落。白日依山尽?红日依山尽!王之焕的诗写错了。这是一种很强的问题意识和学习能力。把自己观测到的自然现象,和唐诗连在一起。这种能力,叫做“拼接”能力、“联想能力”,用在学习功课上,是一种“跨学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