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

ID:25193499

大小:1.82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18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_第1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_第2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_第3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_第4页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少年中国说》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茶坑村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四岁便在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典籍,有“神童”之称,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1890年梁启

2、超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维新变法思想。先后倡导、发动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戊戌政变后,他东渡日本,并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广泛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和社会学说,影响和启迪了整整一代人。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国,先后入阁任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和财政总长,特别是组织策划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护国战争”,在战争中发挥了“一支笔强于十万雄兵”的巨大作用。1918年,梁启超感愤于军阀的黑暗统治,离开政界,转而专注于学术和教育事业,组织共学社、讲学社,受聘南开大学,主持清华大

3、学国学研究院,与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等合称为清华四导师,担任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馆长,此外,还在全国各地进行巡回演讲。在学术研究方面获得较大成功,对中国历史文化研究非凡的成就,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一生著述宏富,达一千四百万字,结集为《饮冰室合集》。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浙江余杭县人。1915年考入清华大学,在该校求学期间开始写作。1923年赴美留学,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等校任教授并编辑刊物。1949年去台湾。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还独立译有《莎士比亚全集》,晚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课文选自他

4、的《槐园梦忆》(1974)。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字词正音戊戌(wùxū)叱咤(chìzhà)风云莅校(lì)精悍(hàn)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  蓟(jì)北整体感知通读整篇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简述演讲的背景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第三部分(10)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有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一些特点,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小组探讨: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合作探究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声音:沉着有力,洪亮

5、又激亢(沉稳睿智)内容:丰富有趣旁征博引(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表情:狂笑太息痛苦(酣畅淋漓感情丰沛)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步履稳健气质风神潇洒眼神光芒四射(潇洒自信)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动作:成为表演手舞足蹈(自由洒脱)梁任公演讲的特点梁任公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箜篌引》《箜篌引》出自《汉乐府诗》,记叙了一个悲惨壮烈的故事:朝鲜水兵在水边撑船巡逻时,见一个白发狂夫提壶渡江,被水冲走。他的妻子劝阻不及,悲痛欲绝,取出箜篌对着江水反复吟唱。一曲终了,她也投河随夫而去。朝鲜水兵回家向自己的妻子丽玉讲述了这个故事,

6、丽玉援引故事中的悲情,创作了这首歌曲,听过的人无不动容。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箜篌引》《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通过写男女主人公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南明灭亡的历史戏剧。所谓“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杀身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长达八年的“安史

7、之乱”,致使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杜甫早就盼望能早日平定战乱。当这一天终于盼来时,他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泣。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感情浓烈一腔热血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情怀以自己的热情对青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