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让学生的背诵有效起来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学生的背诵有效起来论文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学生背诵作出了明确要求,但有效背诵现状令人担忧。背诵是一种智力技能,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才能习得。本文基于高中语文背诵状况调查问卷的分析,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开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初高中学生背诵作出了明确要求,但有效背诵现状令人担忧。背诵是一种智力技能,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才能习得。本文基于高中语文背诵状况调查问卷的分析,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有效背诵,提升能力。关键词:背诵;有效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历来人们对此非常重视。著名文学家郑板桥在《板桥自叙》中说:“人咸谓板
2、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一语说尽背诵的重要性。现代语文教育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背诵,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高中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并提出要“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因此,中国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书声琅琅”自然也成为现代学校和现代教师追求的共同目标。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省二级重点普通高中,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每天均分配到25分钟的驻班时间;学校
3、领导也非常重视,校长经常在早晚读到教室检查,哪个班级没有读出声音没有读出气势,要受到批评,甚至有好几次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对个别早晚读声音轻柔的班级予以点名批评,要求班主任和驻班老师进行整改。经过一阶段整治,效果明显,“书声琅琅”似已实现。但笔者曾在2008年2月随机选取了四个班级共170位高一学生,就必修一至必修四课本内的背诵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担忧。在对背诵的认识上,有56%的同学认为“背诵对提高语文成绩有作用”,有33%的同学认为“背诵对提高自身素质有帮助”,认为“背诵又花时间又没多大作用”的占了27%;在对待背诵的态度上,只
4、有17%的同学“对背诵感兴趣”,只有22%的同学“愿意背诵”,而有68%的同学选择的是“不愿意背诵,是老师要求我才背诵”;在对背诵的效果分析上,共有80%的学生对刚结束的学期期末考试中的8分默写题的答题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而74%的学生却承认,“没有将自己背诵过的知识运用到期末考试作文中”;在背诵的需求上,有6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把背诵内容讲得再详细一些”,有67%的学生渴望“获得老师关于背诵方法的指导”。反思这一调查结果,笔者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对背诵的认识不足,不能正确理解背诵的价值,产生不愿背诵、不想背诵而被
5、迫背诵等心态,直接影响背诵的有效性,背诵只是停留在应付教师的检查,而不能从满足自身成长的需求角度正确看待背诵,学生背诵过后即忘,考试中简单的默写能够勉强完成,但是在最能体现个人才情的作文中,以前背诵过的知识普遍得不到运用,作文中不能引用名言警句、美文佳句,文章缺少文采。这是现在学生的通病,与教师没有开展有效背诵指导关系密切。在学生背诵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强调读书的声音响度,追求“书声琅琅”表象,而不注重对背诵的引导,这种背诵只能是“伪背诵”,是一种无效劳动。因此,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有效背诵的方法指导,才能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笔
6、者认为,开展背诵教学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预习性阅读背诵不是死记硬背,不是机械地填鸭,而是在多读、熟读基础上的自然成诵。所谓熟,首先应该是在理解,只有理解了文章的脉络,文章的结构,文章的含义,才能准确地读,读得顺,记得快。熟读、多读,慢慢地文章的内容就会自然而然地浸入你的大脑之中,真正地成为被自己吸收的营养,在需要的时候自然地流之于笔端,用之于言谈。在讲解之前,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预习性阅读,一般达到如下要求:一是学会生字词,基本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二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划分出落段层次。为了
7、为背诵打基础,还向学生讲明两点:一是该文中的背诵任务。任务越明确,越具体,识记效果就越好;二是提示背诵篇章中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越有兴趣,识记越迅速。2、重点性讲解有的语文课文长,往往不能整篇背诵,教师要精选内容,抓住重点。教师应仔细观察哪一段既体现了新内容,知识点密集,又具有代表性,然后进行重点轰炸,而那些重复性的段落则熟读即可。不一定每个单元都背诵。只有背得精,才能学得通。突出重点是减轻负担,快速背诵的有效手段。此外,教师要抓住文章中能足以表现中心思想的重点词句和段落,抓住整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抓住学生的疑难,跟学生共同研究,使其深刻
8、理解文章内容,并搞清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全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进一步创造意义识记的条件。3、深化性讲述师生共同研究完一段课文后,应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述说几遍。这样及时再现课文内容,既能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