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秦巴山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秦巴山区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freel,.freel。日照时数为1600~1800h,日照率36%~42%,尤其是中高山区,春秋多雾,日照严重不足;耕地分散、坡度大;土层相对较薄,坡陡,土地质量差。1.2缺乏适应性强、多抗的优良杂交种秦巴山区生态区域性很强,垂直气候差异较大,近70%的玉米产区分布在土地贫瘠、低温寡照、雨量分配极不均匀的地区,尤其是经济落后的秦巴中高山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一般外来的玉米杂交种在中高山区很难得到推广普及,仍有少数农民种植农家种,限制了外引优良杂交玉米品种产量水平的发挥和广泛推广1。玉米最高产量和最
2、佳经济产量是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体现。据科学家估算,玉米品种在玉米增产诸因素中起20%~30%作用,还有2/3的是人为地规范化综合栽培技术措施实现的。同时,玉米虽是少有的C4植物,光合效率高,但是光照严重不足,使其潜能无法正常发挥。因此,根据秦巴山区特殊的生态类型,针对当地、当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制定符合实际的育种目标,重点解决多抗、耐瘠、耐低温、耐阴湿问题。1.3种植偏稀,群体密度低秦巴山区多为缓坡地,耕地质量差、肥力不足,种植密度低,一般都在4.5万株/hm2以下,而平原区都在5.25万株/hm2以上。玉米的产量主要是由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千
3、粒重3个因素构成。而在构成玉米产量的3个因素中,以有效穗数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产量提高,首先是有效穗数增加的结果;有效穗数增加,就必须增加群体株数。因此,在肥水较好的条件下,只要适当增加株数,即可取得相应高产。1.4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抵御灾害能力差,一是历年春、秋干旱严重;二是中高山高湿多雾,导致玉米纹枯病、茎腐病大发生和不能正常成熟;三是受自然条件限制,中、高山区玉米种植面积大,自然条件差,如中山区热量能够满足,但土层薄、肥力低,易干旱;高山区日照不足、湿度大,春季升温慢,秋季降温快,自然灾害频繁;四是适宜这一区域的杂交种不多
4、,原生产上应用的一些杂交种种性退化;五是该区域部分农户仍以玉米食用为主,尤其是高山区,但多数杂交种品质较差,农民不接受。1.5产量水平低分析1984—2004年玉米生产情况,21年间世界玉米单产增长40.97%,美国玉米单产增长50.40%,而我国则为30.13%,玉米单产的提高除了加大投入外,主要依赖于良种选育和应用,在于品种的更换。美国平均5年更换1次品种,品种的增产份额占34.3%;我国品种更换平均10年才有1次,品种更换份额由48%下降到22%;秦巴山区则更低。玉米单产低,发展滞后,主要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晚,自然条件差、地势复杂,品种
5、适应性受诸多因素的制约。2对策2.1主推杂交种最大限度地发挥杂交种增产潜力,按计划进行杂交种更新换代,要逐年缩小农家种种植比例;同时对高寒偏僻贫困区,政府给予一定资助,保障经济投入,促进扩大杂交种种植面积和种植地膜玉米。高寒区玉米种植面积比例较大,且以食用为主,所以要扩大此区玉米杂交种种植面积,首先育种部门要选育出品质好、产量高、适合该区种植的杂交种,这对提高秦巴山区玉米单产和提高玉米总产至关重要。2.2完善栽培措施一是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利用现有育种材料和不断引进优良自交系2,组配筛选强优组合,及时试验、示范、推广。二是增加肥料投入。施肥
6、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施肥料(折纯)300kg/hm2,产量则是一次大的飞跃。增施肥料,氮、磷、钾调配使用。三是因地制宜制定玉米生产计划。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加大种植密度3,使其达到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别,提高整体单产水平。四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选育单位加快选育适应不同生态区的杂交种4,种子管理部门引进优良品种,齐头并进达成市场的合理竞争。在经营上,育种单位对自育的优良组合的试验、示范,必要时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业务协调,以提高玉米单产,缩小与全国的差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