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65394
大小:126.68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18
《叶天士习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叶天士《温热论》一、填空题1.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温邪上受,首先犯 ,逆传 。肺主 属 ,心主 属 。”2.叶天士《温热论》认为:“在卫 之可也,到气才可 ,入营犹可 ,……入血就恐__________,直须_________。”3.叶天士《温热论》提到:“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 。挟 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 加芦根、滑石之流。或 于热外,或 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4.叶天士《温热论》指出:“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 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 也。”5.叶天士认为“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 透邪,法宜 ,令邪与 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6.叶天士《温热论》:“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 之半,此则 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 之门户,转疟之机括。”7.对于下法的运用,叶
3、天士指出:“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 ;此(湿温病)多湿邪内搏,下之宜 。伤寒大便溏为 ,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 ,必大便 ,慎不可再攻也”8.叶天士认为:“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 ,湿胜则 微也,法应 ”。9.对于湿邪为患,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在阳旺之躯, 恒多,在阴盛之体, 亦不少,然其 则一”10.对于湿热病的治疗,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 ,而在 ,通阳不在 ,而在 ”11.叶天
4、士《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 受劫, ,夜甚无寐,或 ,即撤去气药。”12.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如从 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 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急急 为要。”13.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到:“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 ,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 ,务在 ,恐其陷入易易耳。”
5、二、选择题(一)A型题14.叶天士认为湿热病证患者若其人“面色白者”,治疗须顾其():A、阴液 B、阳气 C、津液 D、气 E、血15.叶天士认为湿热病证患者若其人“面色苍者”,治疗须顾其():A、阴液 B、阳气 C、津液 D、气 E、血 16.叶天士《温热论》认为:痰湿内结于胃,脘中痞闷,苔白而不燥者,治宜():A、开泄 B、苦泄 C、通泄 D、透泄 E、渗泄 17.叶天士认为温热挟痰湿之邪留滞三焦,治宜():A、辛凉散风 B、甘渗驱湿
6、 C、透风于热外D、渗湿于热下 E、分消走泄 18.邪留三焦之证,处于哪一阶段():A、卫分 B、气分 C、营分 D、血分 E、气营同病19.《温热论》中“战汗”的机理是():A、热邪逗留气分,正气奋起鼓邪外出B、气分热炽,迫津外泄C、湿热郁蒸D、阳气受伤,卫虚不固E、阳气欲脱20.最易流连气分的病邪是():A、暑热病邪 B、湿热病邪 C、燥热病邪D、温热病邪 E、风热病邪21.叶天士认为:温病斑出热不解,若其人素体肾水亏,治宜():A、甘寒 B、苦寒C、甘
7、寒之中加入咸寒D、苦寒之中加入咸寒E、甘寒之中加入苦寒22.叶天士认为:温病若从湿热陷入营分者,宜在凉血清热方中加入():A、犀角,地黄 B、犀角,花露 C、犀角,人中黄D、犀角,银花 E、犀角,竹叶23.叶天士认为:温病若从风热陷入营分者,宜在凉血清热方中加入():A、犀角,地黄 B、犀角,花露 C、犀角,人中黄D、犀角,银花 E、犀角,竹叶 24.叶天士认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湿则加入():A、芦根,牛蒡 B、芦根,滑石 C、芦根,薄荷D、薄荷,牛蒡
8、 E、薄荷,滑石 25.叶天士认为:温邪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A、芦根,牛蒡 B、芦根,滑石 C、芦根,薄荷D、薄荷,牛蒡 E、薄荷,滑石 26.《温热论》所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中“水主之气”是指():A、肾气 B、肾阴 C、肾精 D、水气 E、津液 27.叶天士所谓“两阳相劫”中的两阳是指():A、风邪与热邪 B、风邪与暑邪 C、阳明与少阳D、太阳与阳明 E、太阳与少阳28.叶天士所述“泻南补北”一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