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62429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8
《当代变频器应用中的干扰及其抑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变频器应用中的干扰及其抑制1引言变频器调速技术是集自动控制、微电子、电力电子、通信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它以很好的调速、节能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采用软启动,可以减少设备和电机的机械冲击,延长设备和电机的使用寿命。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变频器以其具有节电、节能、可靠、高效的特性应用到了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如变频调速在供水、空调设备、过程控制、电梯、机床等方面的应用,保证了调节精度,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经济效益,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干扰新问题。现场的供电和用电设备会对变频器产生影响,变频器运行时产生的高次谐波也会干扰四周设备的运行。变频器产
2、生的干扰主要有三种摘要: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对通信设备的干扰及对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对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装置等电子设备产生的干扰主要是感应干扰;对通信设备和无线电等产生的干扰为放射干扰。假如变频器的干扰新问题解决不好,不但系统无法可靠运行,还会影响其他电子、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因此有必要对变频器应用系统中的干扰新问题进行探索,以促进其进一步的推广应用。下面主要讨论变频器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2 变频调速系统的主要电磁干扰源及途径2.1 主要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也称电磁骚扰(EMI),是以外部噪声和无用信号在接收中所造成的电磁干扰,通常是通过电路传导和以场的形式传播的。变频器的整流桥对
3、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会对同一电网的其他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另外,变频器的逆变器大多采用P技术,当其工作于开关模式并作高速切换时,产生大量耦合性噪声。因此,变频器对系统内其他的电子、电气设备来说是一个电磁干扰源。另一方面,电网中的谐波干扰主要通过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干扰变频器。电网中存在大量谐波源,如各种整流设备、交直流互换设备、电子电压调整设备、非线性负载及照明设备等。这些负荷都使电网中的电压、电流产生波形畸变,从而对电网中其他设备产生危害的干扰。变频器的供电电源受到来自被污染的交流电网的干扰后,若不加以处理,电网噪声就会通过电网电源电路干扰变频器。供电电
4、源对变频器的干扰主要有过压、欠压、瞬时掉电;浪涌、跌落;尖峰电压脉冲;射频干扰。其次,共模干扰通过变频器的控制信号线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2.2 电磁干扰的途径变频器能产生功率较大的谐波,对系统其他设备干扰性较强。其干扰途径和一般电磁干扰途径是一致的,主要分电磁辐射、传导、感应耦合。具体为摘要:①对四周的电子、电气设备产生电磁辐射;②对直接驱动的电动机产生电磁噪声,使得电动机铁耗和铜耗增加,并传导干扰到电源,通过配电网络传导给系统其他设备;③变频器对相邻的其他线路产生感应耦合,感应出干扰电压或电流。同样,系统内的干扰信号通过相同的途径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5、。(1)电磁辐射变频器假如不是处在一个全封闭的金属外壳内,它就可以通过空间向外辐射电磁波。其辐射场强取决于干扰源的电流强度、装置的等效辐射阻抗以及干扰源的发射频率。变频器的整流桥对电网来说是非线性负载,它所产生的谐波对接入同一电网的其它电子、电气设备产生谐波干扰。变频器的逆变桥大多采用P技术,当根据给定频率和幅值指令产生预期的和重复的开关模式时,其输出的电压和电流的功率谱是离散的,并且带有和开关频率相应的高次谐波群。高载波频率和场控开关器件的高速切换(dv/dt可达1kV/μs以上)所引起的辐射干扰新问题相当突出。当变频器的金属外壳带有缝隙或孔洞,则辐射强度和干扰信号的
6、波长有关,当孔洞的大小和电磁波的波长接近时,会形成干扰辐射源向四面辐射。而辐射场中的金属物体还可能形成二次辐射。同样,变频器外部的辐射也会干扰变频器的正常工作。(2)传导上述的电磁干扰除了通过和其相连的导线向外部发射,也可以通过阻抗耦合或接地回路耦合将干扰带入其它电路。和辐射干扰相比,其传播的路程可以很远。比较典型的传播途径是摘要:接自工业低压网络的变频器所产生的干扰信号将沿着配电变压器进入中压网络,并沿着其它的配电变压器最终又进入民用低压配电网络,使接自民用配电母线的电气设备成为远程的受害者。(3)感应耦合感应耦合是介于辐射和传导之间的第三条传播途径。当干扰源的频率较低时,
7、干扰的电磁波辐射能力相当有限,而该干扰源又不直接和其它导体连接,但此时的电磁干扰能量可以通过变频器的输入、输出导线和其相邻的其他导线或导体产生感应耦合,在邻近导线或导体内感应出干扰电流或电压。感应耦合可以由导体间的电容耦合的形式出现,也可以由电感耦合的形式或电容、电感混合的形式出现,这和干扰源的频率以及和相邻导体的距离等因素有关。3 抗电磁干扰的办法据电磁性的基本原理,形成电磁干扰(EMI)须具备电磁干扰源、电磁干扰途径、对电磁干扰敏感的系统等三个要素。为防止干扰,可采用硬件和软件的抗干扰办法。其中,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