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思考

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思考

ID:25149118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8

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思考_第4页
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新常态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的思考夏静(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地方政府性债务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词汇,从1992年初见端倪至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发展新常态,改革驶入深水区阶段,20多年来,它在城镇化建设、安置救助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国企解决困难等方面发过热、闪过光、救过急,有过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当前,各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却随着财政支出失衡,风险矛盾日渐凸显,成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块心病。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地方债风险,探究其成因,继而有针对性的谈几点个人思考的浅显举措。  ..关键词:地方政府性债务;债务风险;成因;举措  中图分类号:F1

2、27  文献标志码:A  :1000-8772(2015)22-0108-03  引言  到底什么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呢?它是指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以政府的名义向社会公众以及外国政府等组织举借或者担保举借的债务。主要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以及债务人出现债务偿还困难时,政府需履行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1]。眼下,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虽然没到无法解决的地步,却面临着债务重、增速快、隐患大等特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重视。  一、分析我国地方债的现状  纵观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长史,从1992年——萌芽期至2004年——生长期到2008年刺激

3、生长期,经历2009年——快速发育期,至2013年6月末,审计署公布最新审计结果为止,它已走过了23个年头。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生长值约达18万亿元,其中含10.9万亿元的负有偿还责任的,2.7万亿元的负有担保责任债务,4.3万亿元的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地方债务[2]。可见,这个高风险债台一旦坍塌,势必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金融、财政及经济社会危机。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警觉意识,加大严防急控措施。  地方政府性债务虽然在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解决国有企业亏损、安置救助失业人员再就业、救助灾害性事件等多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价值,但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而应该深入下去,对地方政府

4、性债务面临的窘境一探究竟:  (一)债务包袱沉重,外加本息偿还高峰期的到来  将2010、2012与2013年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总额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地方政府性债务呈现规模大、偿债能力弱等特点。分析数据可知,中央债务增长逐渐趋缓,但各层级地方政府性债务均呈加快增长趋势,增速均超过50%,均快于各地的GDP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地方政府性债务数值的飙升,使得财政状态日益恶化。再加上2014年各地政府将迎来本息偿债高峰期,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资金链断裂的潜在风险。  (二)过渡依赖原始的筹还钱手段,易步入金融困局  1.筹钱手段——对银行贷款依赖度较高  地方债务源头太过集

5、中,通过审计署数据,不难发现,约80%的地方政府性债务于银行贷款[3]。由于同业拆借与支付清算系统又使银行之间形成财务链条,联系紧密,每个银行都充当此链条带的中间环节,环环相扣,只要其中部分银行信贷出现坏账等问题,那么势必对整个银行体系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重则会对银行体系及整个金融体系有摧毁性打击的风险。而且过分依赖银行信贷,会加大其财政兜底风险。  2.还钱手段——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性强  如果税收收入被列为我们地方政府性偿债的首要的话,那么土地出让收入便理应排在第二大偿债之列,这已经成为我国地方财政的一种特有“景观现象”[4]。这一方式虽然曾解过我们向城镇

6、化、工业化迈进的燃眉之急,但毕竟只是一种“寅吃卯粮”的筹资方式,各地方政府依靠卖地,谋取眼前利益,透支长远收益的做法,终有一日,无地可供出卖的尴尬局面一旦出现,将会大大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风险。  (三)无法按时偿债,严重削弱政府公信力  诚信个人、诚信社会、诚信政府是打造和谐中国的三大必不可少的要素。按时偿债,是构建诚信政府的先决条件,如果到期无法足额偿债,势必严重削弱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不能按时兑现工程款,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5]。一旦无法及时归位向上级财政的借款,上级财政部门强扣借款现象时有发生,引起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到手,致使财政趋于失衡状态,从而极易引发

7、群体性上访、闹事等事件,结下伤民心、损形象的“恶果”。如果任由地方债无限的扩大下去,这势必会成为危机地方稳定、国家安全与稳定的一个导火索。  二、探究我国地方债的成因  地方政府性债务之所以进入“瓶颈期”期,其实是由历史形成原因、政策形成原因、更有人为因素所致,原因复杂多样。  (一)大力满足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和政府考核机制漏洞  为快速完成城镇化建设使命,地方政府开始大刀阔斧的搞基础建设投资,将当地税收收入是否能支撑起财政支出这一问题置于脑后,而是将实现当地经济跨越式发展作为总目标,各级地方政府不考虑自身资金、资源问题,不计成本的为了在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