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鱼→授渔→学渔论文

授鱼→授渔→学渔论文

ID:25143931

大小:5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授鱼→授渔→学渔论文_第1页
授鱼→授渔→学渔论文_第2页
授鱼→授渔→学渔论文_第3页
授鱼→授渔→学渔论文_第4页
授鱼→授渔→学渔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授鱼→授渔→学渔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授鱼→授渔→学渔论文一、缘起随着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未来社会的主体。仅仅“授之以渔”还是不够的,在对学生“授渔”的过程中,能否让学生学会做鱼杆的方法、学会织网的方法,应该更重要。“授鱼”,学生直接获得了鱼;“授渔”学生获得了捕鱼方法;“学渔”,学生获得了做鱼杆、织网的方法。教学理念要从“授鱼”向“授渔”过渡,从“授渔”向“学渔”转变..毕业,使得培养人才目标从“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过渡,以“能力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转变。近日对《3的倍数》设计了三种教法,现就对所设计的三种教学设计的赏析,谈一下授鱼、授渔、学渔在

2、实际教学中的体现,并提出了新理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教其学渔。教学设计一(1)复习引入复习:2、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提问: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的倍数。(2)新课展开教师举例说明3的倍数的特征什么。(3)巩固应用利用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设计二(1)利用“猜想”引入新课在33、41、961、50、205、309、38这些数中,2的倍数有_____,2的倍数的特征是?5的倍数有_____,5的倍数的特征是?3的倍数有_____。让学生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猜想与验证”展开新课猜想

3、1:一个数中,如果含有数3,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验证1:由1、3、4三个数组成的所有三位数都不是3的倍数,说明猜想1并不正确。猜想2:一个数中,如果只含有3,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验证2:经验证这是正确的。但也可以验证反过来(一个数含有,就是3的倍数)就不正确了。猜想3:一个数含有因数3,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验证3:经举例验证这是正确的。猜想4: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验证4:通过用三位数、四位数、五位数及多位数反复验证,证明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在验证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多种验证方法。(3)利用“猜想与验证”拓展应用巩固与拓展练

4、习中产生新的“猜想”,教师让学生再去“验证”。教学设计三(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2、3、5的倍数的特征。(2)新课展开教师提供学习材料,要求学生从0、1、2、3、4、5、6、7、8、9中任意挑选三个数组成三位数,..毕业看一看,组成的这些三位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是3的倍数。反馈时根据5个学生的回答形成了下列表格:接着要求学生用自己所写的数,四人小组讨论:2、3、5倍数的数分别有什么特征?(3)拓展应用二、赏析我们对以上同一内容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效果、教学理念等角度进行赏析,进而

5、形成我们的观点。1、学生的学习方法赏析:设计一:学生以“听”为主:教师多讲,学生听明白。设计二:学生以“看”为主:教师少讲,学生看清楚。设计三:学生以“做”为主:教师不讲,学生做中学。美国儿童自然博物馆的大门上的三句话对上面的学习方法作了最好的说明:我“听”了,我就忘记了;我“看”了,我就明白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2、教学方法赏析:设计一:教师→知识→学生设计二:教师→方法→学生设计三:教师→组织学生学习3、教学理念赏析:设计一:教学理念是“授鱼”。设计二:教学理念是“授渔”。设计三:教学理念是“学渔”。“授鱼式”教学把鱼直接给学生,它的好处是

6、学生现在就有鱼吃,快速而方便。“授渔式”教学是把渔网给学生并教其捕鱼的方法,学生现在可能还没有鱼吃,但由于学会了捕鱼的方法(老师教的),明天有可能捕到小鱼。此时学生有了捕鱼的能力,后天有可能捕到大鱼。“学渔式”教学是把做渔网的材料给学生(课中给了学生十个数字),让学生自己去织鱼网(解决问题),学生现在和明天有可能都没有鱼吃,但因为是“学渔式”的教学,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了织鱼网,学生过一段时间就应有鱼吃,而且也可能把织鱼网的方法进行迁移类推,所以不但能捕到小鱼,而且也可能捕到大鱼。三、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效果1、“授鱼”式:教师→知识→学生→培养“知

7、识型”人才↓↓↓2、“授渔”式:教师→方法→学生→培养“能力型”人才↓↓↓3、“学渔”式:教师→组织学生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教学理念从“授鱼”到“授渔”再向“学渔”过渡,教学方法从“传授知识”到“培养能力”向“组织学生学习”过渡,培养人才的效果从“知识型”人才到“能力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过渡。这样做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既让学生感受数学又使学生学会思考,并且培养了创新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