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

ID:25141614

大小:5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5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_第1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_第2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_第3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_第4页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策略    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的运用能力。高年级的阅读重点是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等。    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包括: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思想以及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等。    我个人认为,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什么叫“读懂文章”,我给了学生这样一些界定:读完文章后,(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

2、(2)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我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我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想回答这四个问题,文章不读上三遍是不可能一下子弄清楚的。因此教育孩子阅读短文,文章至少读三遍,    读第一遍,标小节号,即在每个自然段开头标上序号;    读第二遍时,想文章的内容,是抒情还是说理;题目的作用是什么;    读第三遍时,画出中心词或者在文中勾画中心句。    正如叶圣陶所说:“一篇文章要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读一遍,再读第

3、二遍,第三遍……”每读一遍都有事情可做,学生的读有目的,读懂文章是完成阅读题的关键。我平时改阅读卷以前,先不看学生的阅读答案,首先看学生有没有阅读标注,没有阅读标注的,试卷整体先扣5分,训练时间久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了(我估计我班大部分学生做阅读文章,至少会读2遍)在答题的时候,准确率会高一些。    在做阅读题目的时候,我也有些方法,与大家分享: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瞻前顾后    所谓“瞻前顾后”具体是指联系文章前后文的句子明确词义,在具体语境中揣摩词义的变化,用自己最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实解释词语的方法有很多,找近、反义词

4、;抓住关键词解释等,在基础部分复习时大家一定会注意的。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谈谈自己读句子的体会——字面+中心+生活,所谓“字面+中心+生活实际”指的是,先理解句子的字面意思,解释句中的关键词语,连词成句;联系文章前后的内容来解释句子,联系文章中心来理解句意,最后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写文章的目的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明一个道理,希望与我们达到共鸣,我们要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体会。    三、概括段意(内容)的方法:    1、组合法:将每一段(层)的意思叠加起来,就是这一阅读篇段的意思。用谁干什么的语句来表达。    2、摘抄法:找到

5、这一段的中心句,一般是总起句或者总结句来概括段意。    3、拓展法:文章中心句可以帮助你进行概括段意,找到每一段的中心词和文章的中心词挂钩,用拓展法来概括即可。    4、概括段意的要求:    (1)从文章内容的角度出发,不能直接从写法和中心出发。    (2)不能写成提纲式。    (3)用陈述句的形式表达,不能用疑问句的形式写。    四、理解文章中心的方法:    1、写人是为了表达人物的精神、品质,自己读文章的时候用几个词语通俗的表达一下,提醒自己这几点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能忘记。    2、写事情的文章,主要表达的目的是情理,自己读时要多想

6、几点,尽量考虑周全,从文章中不同的人物身上找情理,站在不同的人物角度思考问题。    3、写景的文章多半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祖国,对家乡……的爱或者怀念。    4、寓言、童话多半是说明一个道理,一定藏在文中,自己要好好领悟。    五、回答问答题的方法:    1、回答“从哪里看出来……”的题型:    首先找到问答中的关键词语,然后在文中勾画出来,再在这个关键词语的前后找语句回答,跟着记住一定要先把语句抄下来,最后写自己的理解。    2、回答“为什么”的题型:    教会学生写清楚因为……所以……,这是答题的习惯。因为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文章内容

7、,二是文章中心,每一方面至少都要考虑两点以上,或者记住文中有几个人物就从每个人物身上找要点。    3、回答“怎么理解……”的题型:    首先从文中理解,把文章中的这句话用最通俗的方法再说一遍,可以给这个句子换说法,也可以给这个句子作解释。然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再理解句子,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联系生活再说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