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

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

ID:25136977

大小:62.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8

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_第1页
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_第2页
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_第3页
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_第4页
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文章标题: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研究论文摘要:主要研究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在糖厂的生产试验并进行经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管道式紊流絮凝器用于亚硫酸法糖厂强化沉降过程的效果明显,并且经济效益显著。因此,管道式紊流絮凝器在制糖工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关键词:紊流絮凝;沉降过程;应用前景;甘蔗糖厂简介:马月飞(1979-),女,制糖工程硕士,广西工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助教。1引言在我国制糖生产过程中,糖厂传统的絮凝沉降存在诸多缺点:絮凝剂在沉降池入口加入,未经充分混合、

2、碰撞,即进行静止沉降。这样既浪费了絮凝剂,又造成反应时间短,沉降停留时间长,清汁质量不高,泥汁密实性差。霍汉镇在提到蔗汁沉降使用PAM(即絮凝剂)的注意事项时也指出:糖厂将絮凝剂加入到沉降池顶部蔗汁入口处,没有适当的混合措施,絮凝剂难以混合均匀,这种情况大大降低使用絮凝剂的效果,是不少糖厂使用絮凝剂没有良好效果的主要原因,应当改进[1]。絮凝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个因素[2]:一是絮凝剂水解后产生的高分子络合物形成吸附架桥的连接能力,这是由絮凝剂的性质决定的;二是微小颗粒碰撞几率和如何控制它们进行合理有效的碰撞,这

3、是由设备的动力条件所决定的。目前糖厂的絮凝沉降过程仅注意第一个因素,而第二个因素被忽略了。因此,要强化沉降过程,就必须重视第二个因素,设法实现设备的动力条件。鉴于目前糖厂传统絮凝沉降过程的缺点,本文拟研究应用管道式紊流絮凝器实现影响絮凝效果的第二个因素——设备的动力条件,实现糖汁的紊流絮凝,充分发挥絮凝剂的絮凝作用,从而强化沉降过程,缩短沉降时间,减少蔗汁在沉降器内停留时间。糖汁在沉降器内停留时间的减少有两方面的益处:(1)减少由于高温和适温细菌的作用造成的糖分损失。(2)增加沉降器的生产能力,从而可以使用更小

4、型的沉降器,降低制造成本。我们已经研究了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的可行性[3],本文主要研究糖汁紊流絮凝强化沉降过程在亚硫酸法糖厂的生产试验并进行经济分析。2糖汁紊流絮凝的机理通过分析絮凝的动力学过程[4]可知,絮凝实质上是通过向胶体或悬浊体系(“悬浊体系”是在水处理方面对被处理溶液的总称,本文所研究的紊流絮凝机理同时适用于蔗汁胶体体系及水处理中的悬浊体系)提供必要的化学条件和流体力学条件,促使微粒体积变大从而与介质分离的过程。对于絮凝,微粒之间的接触碰撞是必要条件。紊流是一种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但对这种复杂运动

5、很难做出完整描述,只能提出反映主要特点的某种近似的理想化的模式,目前己为大家接受的是理查孙—柯尔莫戈罗夫的紊流图像,描述如下[5]:在很高雷诺数的充分发展的紊流中存在着各种频率、振幅、周期的脉动或涡旋或扰动,即充分发展的紊流是由各种不同尺度的涡旋组成。平均流丧失稳定性,分解为一级尺度的涡旋并由平均流给它提供能量;一级尺度的涡旋丧失稳定性,分解为二级尺度的涡旋并给它提供能量。如此继续由大一级尺度的涡旋分解成次一级尺度的涡旋并提供给它能量,直至最小尺度的涡旋将能量耗散,即由机械能转变为非机械能。由这种紊流图象可知:

6、紊流运动可以看成是各种不同尺度的涡旋运动迭加于平均流速束的结果,而涡旋运动产生的剪切力和惯性离心力是絮凝颗粒产生接触碰撞的主要动力。3管道式紊流絮凝器的结构设计用于实验的管道式紊流絮凝器为管状,由快混管段、快搅管段和慢搅管段组成,如图1所示。快混管段采用文丘里管,设计尺寸公司)阿贝折光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滴定管(50mL,分度0.1mL)电炉秒表精密温度计(0.1℃分度值)DZKETTLERTOLEDO320PhMETERHJ-3恒温磁力搅拌器微孔膜过滤器(Φ150mm孔径0.45µm)7

7、22光栅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HC•TP11B.10架盘药物天平坩埚式玻璃过滤器(滤片过滤孔径≤40µm)恒温干燥箱玻璃干燥器抽滤装置METTLERAE200电子天平药品:糖用碱式醋酸铅24.85ºBx盐酸,231.5g/L氯化钠溶液50g/L草酸钾溶液,费林氏试剂,10g/L四甲基蓝溶液约0.5mol/L盐酸溶液,约0.5mol/L氢氧化钠溶液150g/L氢氧化钠溶液,20g/L盐酸羟胺溶液,钙指示剂0.01mol/LEDTA溶液4.5实验结果与讨论管道紊流絮凝沉降

8、与传统絮凝沉降的沉降速度如表1所示:表1传统工艺絮凝(A)和管道紊流絮凝(B)的沉降速度对比序号沉降速度(S)沉降速度变化(A-B)B较A沉降速度提高()平均提高()AB134.120.014.141.347.8233.315.817.552.6365.339.825.539.1429.116.212.944.3553.121.731.459.1636.512.524.065.87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