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某小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ID:25131650

大小:2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某小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某小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某小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某小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某小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某小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C13土木2班学 号:131308222学生姓名:姚臻阳指导教师:娄荣二○一六年七月2016年11月26日3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意义目的:1初步了解并掌握一个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实际工作内容和设计工作的方法与步骤2培养自己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正确掌握和运用设计原则,能综合全面地考虑设计中各方面的问题。3了解并掌握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的全过程,正确掌握框架结构设计原理和内力分析的计算方法。4熟悉建筑及结构设计方面相应

2、的常用规范、规程和定额标准,以及掌握建筑设计软件CAD的性能及其操作使用方法,提高工程制图技能。5让我更好的巩固大学所学知识,更好地融入社会。意义:此毕业设计课题是对我大学四年土木专业的一个考察。能够让我明白我对结构设计和cad画图是否掌握的很好。也是将来我去社会工作的一个小机会,我会好好完成。也是一个锻炼自我的一个机会。二.选题的背景、意义本课题为某小高层住宅的结构设计。目前小高层的住宅在我国比较普遍,很符合现在的社会背景。未来办公楼建筑的发展趋势是明显的:所有高科技手段都围绕着绿色生态和节能的主题,建筑形态会更加多样化,功能构成会更加丰富化,更加强调人性化和

3、令人身心愉悦的空间环境创造。政府行政办公楼建筑与其它办公楼一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适应性、灵活性、高效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以充分展示建筑功能与建筑形象的亲和力与开放性,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创造亲切宜人的建筑形象和舒适自然的办公环境。三、研究现状随着建筑业的发展,目前多层和高层建筑逐渐增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其主要形式,虽说它的钢筋及水泥用量都比较大,造价也比混合结构高,但它具有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和围护的作用,房间布置比较灵活,门窗开置的大小、形状都较为自由的特点。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充分利用其使用空间,满足了使用者在使用上的不同要求。

4、因此,框架结构房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青睐。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主梁、柱和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联系梁连接起来而形成框架体系。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这种结构形式虽然出现较早,但直到钢和钢筋混凝土出现后才得以迅速发展。根据框架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体系可分为横向布置、纵向布置及纵横双向布置三种。横向布置是主梁沿建筑的横向布置,楼板和连系梁沿纵向布置,具有结构横向刚度好的优点,实际采用较多。纵向布置同横向布置相反,横向刚度较差,应用较少。纵横双向布置是建筑的纵横向都布置承重

5、框架,建筑的整体刚度好,是地震设防区采用的主要方案之一。四、具体结构设计1确定结构方案:根据原始资料及建筑设计,通过分析比较,确定结构方案和结构选型,进行结构布置,确定截面尺寸及材料标号。2结构计算(1)荷载计算: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和规范进行计算。(2)对上部主要承重结构进行内力计算及配筋:梁柱截面设计,楼板截面设计,楼梯配筋等。3(1)基础选型及基础设计。(2)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配筋,利用cad画图。3绘制结构施工图根据计算结果及抗震设计要求进行计算(1)基础平面布置图(2)1-6层结构详图(3)楼梯详图(4)屋面详图五、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⑴2016.11.

6、1-2016.11.6查阅相关专业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外文翻译。⑵2016.12.21-2017.01.25根据设计原始资料,完成方案设计及建筑设计。提交建筑总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顶层及屋顶平面图、正立面图及侧立面图、剖面图(楼梯间等剖切面)、主要节点构造详图。⑶2017.01.26-2017.02.01结构计算。完成屋面及各楼层楼面荷载计算、选取一榀典型框架手工进行内力分析、组合、梁板配筋计算、楼梯配筋计算、基础配筋计算。⑷2017.02.02-2017.03.01绘制结构图。提交首层梁板配筋图、标准层梁板配筋图、顶层及屋顶梁板配筋图、各层

7、柱配筋图、楼梯、雨蓬及檐口大样图等、基础平面图几配筋图。⑸2014.03.02-2014.03.015撰写和整理设计计算书,上交毕业设计成果。⑹2017.4毕业设计答辩。六、主要参考文献[1].【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07-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010-2002[4].【101图集】[5].【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3七、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