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碱土改良剂应用效果评价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碱土改良剂应用效果评价

ID:25116379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碱土改良剂应用效果评价_第1页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碱土改良剂应用效果评价_第2页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碱土改良剂应用效果评价_第3页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碱土改良剂应用效果评价_第4页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碱土改良剂应用效果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碱土改良剂应用效果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碱土改良剂应用效果评价王明亮1,马旭2,徐猛1(1.新疆兵团技术市场办公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2;2.新疆兵团第六师土肥站)摘要:新疆31.1%的耕地面积受到盐碱危害,耕地盐化面积达1.229×106hm2。盐碱土种类较多,南北疆分布特征各异,区域流域特征比较明显。自滴灌技术在新疆推广应用以来,虽然减轻了传统大水漫灌导致的地下水位抬升形成的次生盐渍化,但由于目前水资源调用难度加大、农田排碱设施废弃及滴灌造成的盐分在耕层底部聚集等,使盐碱土治理面临更大的挑战。本试验立足于滴灌条件下的盐碱土治理技术

2、,选取4种土壤改良剂进行大田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效果。在土壤盐分含量1.5g/kg情况下,棉花单产提高18%~34%。.jyqk2,且以每年1.0×106~1.5×106hm2的速度增长。中国盐碱土面积为3.7×107hm2,遍布全国各地[1]。土壤盐碱化不仅导致土壤生产力降低,而且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土地资源的紧张,必须寻求有效措施防治和改良盐碱土壤。新疆是我国重要的农垦地区,占新疆土地总面积4.27%的绿洲承载着全疆95%以上的人口,是新疆经济、资源、人口综合作用的载体,绿洲农业是干旱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

3、本命脉。干旱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新疆为土壤盐渍化大区,盐碱土种类多,被称为世界盐碱土的博物馆。新疆盐碱土总面积约8.476×106hm2,现有耕地中,31.1%的面积受到盐碱危害[2]。据统计,新疆已开垦荒地3.333×106hm2,由于过度开垦,水资源紧张,沙漠和绿洲间的过渡带遭到破坏,现已有40%~50%新垦地因次生盐渍化危害而弃耕,耕地土壤盐化面积达1.229×106hm2[3]。新疆盐碱土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土壤盐碱化普遍,积盐程度高,分布面积广;(2)盐土的组成复杂,主要有氯化物、硫酸盐、苏打和硝酸盐;(

4、3)盐分的聚集速度快、积累强度大,在南疆地区由于极强干旱蒸发呈现出较强的表聚性;(4)积盐时间长,除现代积盐外,还大面积的存在残余的盐碱化土壤;(5)积盐类型和强度南北疆不同,北疆积盐轻,以硫酸盐为主,南疆积盐重,以氯化物为主;(6)受土壤母质普遍含盐和灌区地下水含有不同程度盐碱的影响,一旦灌排失调,很容易引起次生盐碱化,即使治理好的土地也易导致重新返盐[4]。2新疆土壤盐碱化演变历史上由于农业耕作粗放、土地不平整、水利工程不配套等,一般除农作物生育期灌水外,常常还利用洪水和夏季高温期进行压盐及进行秋冬灌,灌水定额

5、极高,产生了过量的深层渗漏,使地下水位达到临界水位,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大面积发生。且长期的大水灌溉压盐方式,也加剧了土壤碱化和肥力下降的过程。应用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通过减小灌溉定额和井灌井排来降低地下水位是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有效途径。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应用以来,滴灌面积已超过2.0×106hm2,滴灌使地下水位降低,部分灌区原有的排水渠疏于维护甚至废弃,在这种情况下,灌区处于逐渐积盐过程[4]。膜下滴水后,在棉花根系密集区,土壤盐分被水溶解向湿润区边缘运动,同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深层土壤渗透,易溶盐浓度降低,

6、棉花主根区的盐分被淡化,使棉花根区土壤的盐碱化程度降低。但随着滴灌年限的增长,棉田中的土壤盐分积累呈增大趋势,在40~60cm处土壤积盐量达到最大,在棉田耕作层底部形成了一个重盐区[3]。但近年来通过对膜下滴灌技术13年的农田跟踪研究发现:膜下滴灌技术使用初期,田间土壤盐分含量明显下降,随后其下降幅度减小;随着膜下滴灌年限的延长,田间土壤盐分含量稳定在某一水平范围内,并且土壤湿润锋处的盐分积累现象不会造成整个土层的盐分含量增高,长期膜下滴灌农田土壤耕作层盐分总量呈降低趋势[5]。这为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

7、依据,但该理论有待进一步在更大范围进行验证。3当前主要的盐碱土改良措施3.1水资源优化利用以流域为单元优化水土资源利用布局。流域水资源规划应以区域水盐平衡为依据,对水土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建立流域完整的排水、排盐系统,贯彻上下游兼顾,既要考虑农田用水、又要兼顾林牧业和生态用水。3.2生态治理恢复绿洲与沙漠间的过渡带,建设绿洲防护林体系是最为有效的生态防护措施。准葛尔南缘实施的“三区两带一网”理想模式可以为全疆生态防护提供有益借鉴。其由沙漠至绿洲防护林体系建设的格局为:一般封育区→重点

8、封育区→无灌溉造林区→防沙阻沙带→基干防护林带→农田防护林网,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温带干旱荒漠区绿洲防护林体系生态功能不稳定、建设成本高、防护林经济效益差的问题。优化绿洲灌区土地利用,建立农、林、牧、草混合农业体系,优化种植制度结构,推行草田轮作。由盐碱化引起退化的土地(弃耕地),可以先引种耐干旱、耐盐碱的绿肥先锋作物,再过渡到草田轮作,因地制宜地发展粮肥间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