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ID:25100277

大小:6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_第1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_第2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_第3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_第4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海导航】1.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2)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观察。2.能力方面(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学习进行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   (2)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基础整理】一、被动运输:1.概念:物质进出细胞,            的扩散。2.类型(1)自由扩散①特点:物质通过简单     进出细胞。②实例:水、  、  、   、乙醇

2、、苯等。(2)协助扩散①特点: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    的扩散。②实例:葡萄糖进入     。二、主动运输1.运输方向:由    一侧运输到   一侧。2.所需条件(1)需要细胞膜上相应     的协助。(2)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3.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    ,排出   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三、列表比较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与主动运输的区别: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___浓度→___浓度___浓度→___

3、浓度___浓度→___浓度是否需要载体 是否消耗能量 代表例子氧气、CO2、水、甘油、乙醇等葡萄糖通过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膜;离子通过细胞膜等补充:大分子的跨膜运输1.  :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啐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2.  :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如分泌蛋白的分泌等。3.实现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    ,这一生命活动过程所需的ATP主要通过细胞内线粒体进行的有氧呼吸提供

4、。【跟踪训练】1.下列跨膜运输的生理活动,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酒精进入胃黏膜细胞B.二氧化碳由静脉血进入肺泡内C.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水分子出入细胞2.水稻吸收Si4+多,番茄吸收Ca2+多,原因是()A.土壤中Si4+和Ca2+的多少    B.细胞液中Si4+和Ca2+的多少C.细胞提供的能量多少      D.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3.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影响细胞呼吸作用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量

5、分数立即下降,这种药物的作用是( )                    A.破坏了线粒体的结构   B.抑制了细胞内呼吸酶的活性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4.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氧气   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5.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的相同点是()  A.都需要消耗ATPB.都顺浓度梯度进行C.都需要借助载体D.都能按生命活动需要吸收物质6.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

6、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胞吞、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主动运输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D.主动运输、被动运输7.下列关于主动运输意义的论述,不合理的是()A.使细胞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时摆脱了浓度的限制B.使细胞可以主动地选择吸收营养物质和排出废物。C.使细胞吸收所有营养物质大大加快D.主动运输对于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8.图A、B、C表示的是物质运输的三种方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A是自由扩散   B.图B运输速度的限

7、制因素是能量C.图C是主动运输   D.图C细胞内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说明该物质进行逆浓度运输9.在哺乳动物体内,葡萄糖进出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10.下列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中需要载体的是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B.O2进入肺泡C.K+被吸收进入小肠绒毛D.CO2进入毛细血管11.对于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的物质来说,下列哪一项是该物质进入细胞的必要条件: A.必须是动物细胞B.细胞必须提供能量C.细胞的该物质的浓度一定比细胞内高D.

8、细胞必须有大液泡12.轮藻细胞中的钾离子浓度是它生存的水环境的63倍,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