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

ID:25081845

大小:1.21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_第1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_第2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_第3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_第4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爱斯基摩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的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题号下方的空格内。)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在我国,下列地区与当地进行的主要活动与搭配不正确的是A.北方地区——滑冰B.南方——游泳C.西北地区——赛龙舟D.青藏地区——赛牦牛2.右图中,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A.东南方B.西北方C.东北方D.西南方3.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一个是A.1:1000B.1:40000

2、C.1:300000D.1:200000004.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尺为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大约是A.300千米B.3000千米C.30千米D.3千米5.下列有关图例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B.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C.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字D.图例是地球上地理事物的缩影6.近年来经过精确测量,得到了地球大小的精确数据。下列关于地球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A.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B.极半径是6371千米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地球陆地面积为5.1

3、亿平方千米7.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B.经线相互平行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D.赤道是最长的纬线8.下列地点中,符合“北半球,东半球”的点是A.(35°N,10°E)B.(25°N,40°W)C.(80°S,150°E)D.(20°S,15°E)9.本初子午线是-5-A.划分纬度的起始线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D.欧、亚两大洲的分界线10.兰州的纬度位置大约位于36°N附近,属于A.高纬度地区B.低纬度地区C.极地地区D.中纬度地区11.七大洲中,面积最小的是A.非洲B.大洋洲C.北

4、美洲D.亚洲1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A.印度洋B.北冰洋C.大西洋D.太平洋13.甲地海拔700米,乙地海拔300米,则甲乙两地相对高度为A.300米B.700米C.400米D.1000米14.下列对于五大地形之一的平原,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海拔较低,地面平坦B.海拔较高,地面平坦,边缘较陡C.四周高,中间低,周围山岭环绕D.海拔高,峰峦起伏,坡陡谷深15.如右图所示,从甲、乙、丙、丁四处出发爬到山顶,难度最大、最费力的是A.甲B.乙C.丙D.丁16.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地球表面的A.板块内部B.板块交界地带C.板块的上部D.板

5、块的深处17.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太快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人口增长越慢越好B.人能创造财富,所以人口越多越好C.人口的多少与资源、环境没多大关系D.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18.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A.亚洲东部B.非洲南部C.欧洲D.北美洲19.世界上各种语言中,流传范围最广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法语D.阿拉伯语20.我国云南傣族的竹楼,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环境特点是A.多风沙B.干旱C.湿热D.寒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21.地图上的三大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

6、_______、图例和注记。22.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的。23.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地形分为平原、________、山地、_________、盆地。-5-24、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分别是:基督教、_________、_________。25.聚落的基本形式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三、读图分析题(共50分)26.(共10分)读图1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图1所示为日本轮廓,及日本所在的经纬网地图。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

7、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日本东临_________,西临_________。(填海洋的名称)(2)A点位于C点的_________方向,C点位于B点的_________方向(3)写出图中A点和C点的经纬度(先写纬度再写经度):图1A(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图中给出的比例尺,量算出A、C两地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_千米(2分)。27.(共10分)阅读图2的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比例尺用文字式表示应为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图中A点海拔为_________米,B点海拔为_________,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