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72341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县发展蚕桑生产的调查与思考/-找文章到___县地处___省最南端,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自1984年引进杂交桑种植以来,该县蚕桑生产已初步成为具有___特色的种养、加工与生产技术服务相配套的一项优势产业。一、基本情况该县以种植杂交桑为主,现有桑园面积650公顷,蚕农2911户,年饲养蚕种1.1万张,年产鲜茧680吨,产值1050万元。全县设有6个蚕茧收购站,1个缫丝加工企业,年加工干茧330吨以上,年产白厂丝100吨以上,生产规模位列全省第四、全市第二。该县具有发展蚕桑生产的良好条件。一是气候条件。该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雨热同期,作物生长期长。年平均气温18.6℃—18.9℃,降雨量1695mm,无霜期287天。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和“昼暖夜凉”的山区小气候特点,桑树发芽早,生长快,叶质好。一年之中养蚕季节长达7个月(4月上旬— 10月下旬),养蚕12批次。如果种植杂交桑,可当年种桑,当年采桑养蚕。特别是饲养二化性高丝量品种,生产的蚕茧茧质好、茧丝长,可缫制3A级以上的白厂丝。二是土地资源。该县有缓坡、斜坡、河滩坝土630公顷,耕地7324公顷。山区土地大部分是花岗岩发育而形成的红壤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气性好,土壤有机质积累快,腐值质含量高,土壤肥力属中偏高,种植杂交桑叶片大、叶色绿、富光泽、叶质好。三是劳力资源。该县现有农业户3.2万户,农业人口12.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7.5,其中农业劳动力为6.5万人。四是技术基础。该县种桑养蚕已有20多年历史,蚕桑发展最高峰时期种桑养蚕农户曾达到5987户。目前,全县还拥有一批种桑养蚕能手和一支技术服务网络队伍。二、存在的问题(一)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农户种植规模普遍较小且分散,零星种植多,大户少。目前,全县10亩以上种桑养蚕大户只有8户,5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桑园只有2处。(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困难。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接受和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品种的意识和能力较低。据调查,在蚕农中小学文化水平的占65,初中文化水平的占30。全县普遍使用竹花蔟,推广使用方格蔟、楼梯蔟等技术进程较慢。 (三)生产场所限制。蚕桑生产要求具备一定的房屋或大棚等生产场所,使有些农户因房屋紧张或生产场所环境较差而放弃发展蚕桑生产。(四)蚕茧收购秩序较乱。1994年以来,茧丝绸市场行情波动较大,蚕茧价格时起时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蚕农的积极性。三、对策思考(一)加强示范带动。在县内建立一批蚕桑示范基地、蚕桑专业村、养蚕专业大户,使农民看有基地,学有样板。可以选择陂头镇的周布村、岐山村,龙下乡的河田村、川凹村等15个村为重点村,通过辐射带动,逐步向其它村组发展。(二)搞活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在产业链中龙头企业是蚕桑产业化体系的核心,是蚕农进入市场的载体。一些龙头企业要通过大力挖潜增效,降低成本,盘活资金,引进先进设备,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要进一步开拓蚕桑茧丝及副产品市场,走高、精、深加工发展路子。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稳步推动蚕桑生产的发展。(三)健全服务网络。按照“完善县一级、健全乡一级、拓展村一级、延伸组一级”的要求,建立健全以蚕桑专家和蚕桑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体的蚕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采取县聘乡用、工资专户的科技人员管理制度。 (四)促进科技推广。建立健全蚕桑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增加第一线技术力量,加强蚕桑技术培训,实行品种优良化、桑园管理科学化、养蚕技术规范化、消毒防病制度化,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大力推广大棚养蚕、省力化养蚕、楼梯蔟上蔟等技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解决生产场所限制等矛盾,提高经济效益。(五)强化领导作用。加强领导是蚕桑产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保证。要进一步加强蚕桑工程领导机构力量,实行县乡领导、单位挂点扶持蚕桑基地制度,把蚕桑产业的发展列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的重要考核内容。出台优惠政策和奖励措施,对养蚕建房用地、苗木供应等给予适当扶持。通过宣传栏、宣传单、墙报等宣传载体,大力宣传种桑养蚕的比较效益、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发展蚕桑生产。加强蚕种统一供应管理和蚕茧市场管理,维护蚕桑业有序、健康的发展。(系___省___县人民政府县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