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ID:25067318

大小:6.98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1-18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_第1页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_第2页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_第3页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_第4页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渤海湾盆地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渤海湾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姓名:李志强学号:201672182院系:地球科学学院专业:地质工程指导老师:李涛职称:副教授渤海湾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其油气意义1引言2地质背景3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4盆地成因机制5油气意义6认识地貌学及构造单元划分渤海湾盆地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辽河平原南部和渤海海域。盆地东部以郯庐断裂为界,断裂以东为辽东一胶东隆起区,盆地西北部与辽西一燕山隆起区相邻,西部为太行山隆起区,南部与鲁西隆起区相邻,面积约20×104km(其中陆地面积13.3×104km2,滩海面积1.7×104km2,海域面积5.0×104km2)

2、。图1-1渤海湾地区油气藏及构造单元划分(李春光,2006)1引言地貌学及构造单元划分盆地主要是分为十个Ⅱ级构造单元。七个坳陷和三个隆起。靠近郯庐断裂的辽河坳陷、渤中坳陷、济阳坳陷和昌潍坳陷称东部坳陷区;远离郯庐断裂的黄骅坳陷、冀中坳陷和临清坳陷称西部坳陷区。在盆地西部有埕宁隆起、沧县隆起和内黄隆起,对坳陷起分隔作用图1-1渤海湾地区油气藏及构造单元划分(李春光,2006)1引言2地质背景2.1区域地质概况2.2沉积发育史2.3地层层序2.1区域地质概况2地质背景渤海湾盆地的地貌学形态,主要是新生代以来形成的,渤海湾盆地第三纪以拉张断陷为主要

3、活动形式,内部表现为半地堑和地垒结构。盆地内部划分为七个坳陷和三个隆起广泛发育新生代的沉积地层,新生代构造运动大体经历了拉张断陷、强烈断裂下陷和区域性坳陷三大阶段,对应于构造运动形成了孔店-沙四期旋回;沙河街-东营期旋回和馆陶-明化镇期旋回。2.2沉积发育史2地质背景渤海湾盆地是一个复式叠加型沉积盆地。具有多旋回、多层系和多油气藏类型的含油气盆地的特色。其沉积史可划分以下几个时期:(1)晚元古代(震旦亚代)准地槽沉积发展时期:发育碳酸盐岩为主的巨厚沉积(2)早古生代(下寒武世—中奥陶世)地台沉积发展时期:碳酸盐岩为主夹少量泥质岩和蒸发岩的沉积

4、。(3)晚古生代(中石炭世—二叠纪)地台含煤建造沉积发展时期:中石炭世海陆交替相沉积含煤地层;二叠纪后期的海西运动,使全区变为山区(4)中、新生代断陷与坳陷沉积时期:渤海湾盆地的中、新生界剖面内可能有过多次“断—坳型”沉积发育阶段。侏罗世、白垩世、第三纪各为一次断陷-坳陷发育期。第四期只有第三纪-第四纪的断-坳盆地在渤盆地区保存得比较完整2.3地层层序2地质背景渤海湾盆地下部基底为太古代-元古代的花岗片麻岩基地,受到燕山运动的强烈改造,整个中生代的地层缺失严重,广泛发育第三系沉积地层,第三系沉积构造演化具多旋回性,目前,油气比较聚集部位有七个

5、层段,其中以下第三系(古近系)为主要生油层,尤其以沙河街组三段(E3s3)、沙河街组一段(E3s1)最为重要。图2-1渤海湾盆地地层综合柱状图(胜利油田研究院,1978)2.3地层层序2地质背景区内的主要生油地层(第三系)按从老到新的顺序如下古近系:始新统孔店组(E2k)渐新统沙河街组(E3s)渐新统东营组(E3d)新近系:中新统馆陶组(N1g)上新统明化镇组(N2g)2.3地层层序2地质背景始新统孔店组(E2k):岩性特征自上而下以红黑红和粗细粗的特点划分为三个段。孔三段和孔一段为红色泥岩和砂岩,含砾砂岩互层;孔二段为深灰、黑灰、灰绿色泥岩

6、为主,夹砂岩,以火山碎屑含量低微为特征。渐新统沙河街组(E3s):划分为四段,沙四段分布局限,中下部以暗紫红色泥岩,砂砾岩组成的红层。上部为灰色,灰绿色兰灰色泥岩、油页岩生物灰岩部分地区有膏岩、盐岩及红层;沙三段分布广泛以厚层暗色生油岩系为特征发育的深湖相沉积,夹油页岩及不稳定的砂岩体;沙二段湖盆收缩变浅,水质变淡,发育一套淡水浅湖相粗碎屑沉积。以绿灰色、灰-深灰色泥岩与砂岩互层为特征砂岩含砾,为渤海湾油区主力油层之一;沙一段因水域再次扩大,分布较广,边缘地区超复在前第三系之上。海域的沙一段特殊岩性段,以灰,深灰色泥岩集中的夹有油页岩,灰岩,

7、白云岩,生物灰岩,鲕粒灰岩薄层为特征。2.3地层层序2地质背景渐新统东营组(E3d):海域东营组分布范围比沙河街组广泛,划分为上下两段,东下段:以灰色泥岩为主,下部为稳定的泥岩段,上部为凹形泥岩标志层,中部为泥岩夹砂岩,总体上为一套反旋回沉积;东上段:岩性为灰色泥岩与砂岩互层段,砂岩灰白色,局部含砾,底部砂岩具反旋回特点;(东下段古生物介形类为近三角华花介-细弯脊东营介组合,孢粉为皱面球藻属-网面球藻属-栎粉属组合;东上段孢粉以环纹藻属-水龙骨单缝属-条纹三沟粉属榆粉属组合)。(郭书根,苏同印,2004)中新统馆陶组(N1g):为一套块状砂砾

8、岩夹泥岩组成的粗碎屑沉积。砂岩百分比占90%左右。上新统明化镇组(N2g):上部为灰绿色棕红色泥岩与灰绿色砂岩互层,下部灰绿色,棕红色为主夹砂层,上粗下细(逆粒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