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58171
大小:113.5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8
《高三历史古雅的昆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单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第1课 古雅的昆曲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从昆腔到昆曲昆腔产生的时间、地点和起关键作用的人物顾坚;梁辰鱼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的重大贡献。魏良辅改革后昆腔的特点。 昆曲艺术的致命弱点。探究昆曲在“花部”与“雅部”竞争中落败的原因。导读法昆曲影视资料分析、欣赏法。 学唱实践体会法。材料分析法。昆曲是“近代百戏之祖”。它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问题探究法。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是永葆艺术青春的唯一途径。昆
2、曲的兴盛与衰落昆曲兴盛的具体表现:新剧作不断涌现;表演艺术精益求精;折子戏深受群众欢迎。 昆曲的致命弱点是片面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这是它衰落的根本原因。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昆曲兴衰的原因。 难点 昆腔的特点。 本课从昆曲的形成、兴盛和衰落,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昆曲的历史。目的是让学生对古老的昆曲有一个初步的、全面的认识。 本课引言由文字材料、探究的主要问题和重要概念三部分组成。文字材料指出:昆曲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被誉为“近代百戏之祖”、
3、它是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三点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昆曲的价值,希望引起学生对昆曲的关注。探究的主要问题和四个重要概念,通过置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 从昆腔到昆曲 教科书本目介绍了昆曲产生的过程。昆曲产生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点,即昆腔的形成、昆腔的革新和昆腔登上戏曲舞台。昆腔登上戏曲舞台,标志昆曲的诞生。教科书正是抓住这三个关键点说明昆曲是怎样产生的。 (1)昆腔的形成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它包括宋元南戏、宋元杂剧、明清传奇、昆剧、京剧,以及数百
4、种地方戏。 南戏起源于南方,是宋元时期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 元朝末年,江苏昆山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南戏清唱新腔调。这种新腔调的原创歌手是顾坚。顾坚居住地在千墩,离昆山三十里,属昆山地区,所以人们称这种新腔调为“昆山腔”,简称“昆腔”。昆腔的名称出现于明初。昆腔具有婉转悠扬的特征,成为昆曲的灵魂和标志。 (2)昆腔的革新 元末明初,流行于南方的戏曲声腔,除昆腔外,还有产生于浙江海盐地区的海盐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地区的余姚腔和产生于江
5、西弋阳地区的戈阳腔。昆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合称四大声腔。 明朝嘉靖、隆庆年间,长期寓居江苏太仓的艺术家魏良辅,在善唱北曲的张野塘、苏州洞箫高手张梅谷、昆山竹笛名师谢井泉、苏州曲师过云适等艺术家的帮助下,对昆腔进行改革创新,历时十年,获得成功,使昆腔跃居其他三种声腔之上,成为明代戏曲腔调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徐渭谈论四大声腔时说:“唯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手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南词叙录》)明代王骥德《曲律》中说:“旧凡唱南曲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
6、曰‘昆山’。”到万历末年达到“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地步。 魏良辅等艺术家对昆腔的改革,主要表现在曲调、唱法、乐队(乐器伴奏)等方面。曲唱(曲调和唱法),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必须对华夏—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音韵学、音乐学有相当高的造诣者方能掌握它。从而“曲唱”就成为中国一类特有的文士音乐。南曲来源于民间歌舞。民间艺人对声调、音韵、乐律不太讲究。北曲(北方戏曲)从古优发展到参军戏,再发展到宋元杂剧,受宫廷环境和文士音乐影响很深,所以它注重声调、音韵、乐律。顾坚创造的昆腔虽然有婉转悠扬的特征,但由于受民间艺人不讲究
7、声调韵律的影响,仍旧存在着“平直无意致”的弊病。魏良辅革新昆腔,首先表现在曲调运用上,他借鉴北曲结构严谨的长处,从宫调、板眼和平仄韵律等方面,克服南曲的缺陷,使昆腔具备“闲雅整肃、清俊温润”的新特点。其次表现在唱法上,他吸收北曲行腔的高低起伏与平、上、去、入的字调相吻合的长处,强调要把每一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准确无误地唱出来,演唱每个字的时候,还要分为字头、字腹和字尾,每个音又分为开口音、闭口音和鼻音。这样就把唱腔研磨得极其精致细腻,使旋律轻柔缓慢,仿佛在水里磨过一样,达到“音转若丝”的精细地步,当时人们称之
8、为“水磨腔”。最后在乐队上,最初昆腔多半承袭古南戏,伴奏不用管、弦乐器,后来昆腔采用箫、笛、笙管乐伴奏,魏良辅又增添了琵琶、三弦、筝等弦乐伴奏。革新的昆腔,在人物情感的表现上和规模完整的乐队伴奏上,都已经具备了登上舞台成为戏曲的声腔条件,但它依旧停留在清唱阶段,没有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3)昆腔登上戏曲舞台 隆庆末年,魏良辅的弟子梁辰鱼用革新后的昆腔谱曲,创作了传奇剧本《浣纱记》,并将它推上戏曲舞台演出。通常人们认为《浣纱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