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39358
大小:4.51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1-16
《2017患者安全目标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年患者安全目标》解读医院感染:WHO统计数据如下:5%-15%的患者在医院诊疗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ICU高达40%欧洲医院约500万例/年患者安全现状如何?用药错误:美国发生150万人/年手术差错:国内曾有患者右脚有病,左脚挨刀的报道不良注射:全球有33%的乙肝由不良注射引起——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医患双方的共同责任不安全事件的影响对病人的影响----病情恶化、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对医院的影响----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医院的生存对当事人的影响----经济、职称、法律诉讼、职业、精神和心理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患者安全问题已
2、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高度关注患者安全工作面临诸多挑战患者安全目标是倡导和推动患者安全活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中国医院协会从2006年起连续发布《患者安全目标》,之后几乎每年进行修改。2017版更简明化、标识化,更具操作性。历年《患者安全目标》2007年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二、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部位及术式错误的发生六、严格遵循手部卫生与手术后废弃物管理规范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
3、事件的发生八、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2008年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二、提高用药安全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五、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历年《患者安全目标》2009~2010年一、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的身份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三、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正确执行医嘱
4、四、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五、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六、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相关感染的风险七、防范与减少患者因跌坠床等风险的危害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2011~2012年一、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的身份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三、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正确执行医嘱四、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五、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六、执行手卫生规范,减少相关感染的风险七、防范与减少患者因跌坠床等风险的危害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九、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十、患
5、者参与医疗安全《患者安全目标》对比2014~2015年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二、强化手术安全核查,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三、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完善医疗环节交接制度,正确及时传递关键信息四、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五、提高用药安全六、强化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伤害八、加强医院全员急救培训,保障安全救治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构建患者安全文化十、建立医务人员劳动强度评估制度,关注工作负荷对患者安全的影响2017版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目标三确保用药安全目标四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目标五落实临床
6、“危急值”管理制度目标六 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八 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 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患者安全目标》对比JCI--2017版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提高团队间的有效沟通目标三安全用药目标四仪器设备报警安全目标五预防感染目标六识别患者安全风险目标七预防手术部位错误2017版目标一 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二 强化手术安全核查目标三 确保用药安全目标四 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目标五 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目标六 加强医务人员有效沟通目标七 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目标八 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目标九 主动报告患者安
7、全事件目标十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正确识别患者身份目标一《2017年患者安全目标》详细解读(一)(三)(二)细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患者由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病案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不得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在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对手术、传染病、药物过敏、精神病人、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等特殊患者应有身份识别标识(如腕带、床头卡、指纹等)。措施(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