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ID:25021993

大小: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_第1页
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_第2页
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_第3页
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_第4页
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本文论述了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要掌握的关键技术,土壤选择、种苗选择、定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防治、采摘包装等严格把握,提高效益。关键词:非洲菊温室栽培中图分类号:S318  文献标识码:A  :一、产地环境条件  (1)土壤条件  土地高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PH6.0~6.5的砂质壤土,土壤的总含盐量不高于1.5g/kg。  (2)灌溉水条件  用洁净的井水或流动的未被污染的河水灌溉,灌溉水的含盐量不高于0.5g/kg或氯的含量不高于200mg/l。  (3)温室设施条件  冬季保温性能好,温室朝向为南偏西5

2、度,坡面角为23度,保温膜为聚乙烯无滴防老化膜。二、栽培管理措施(1)种苗①品种选择  选切花产量高、质量好、花色鲜艳、抗病性强的非洲菊组培苗,如桑格里厄、菜花黄、萨拉斯等。  ②种苗的质量  优质组培苗。  (2)定植前准备  ①土壤消毒  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推荐棉隆消毒,也可用一般药剂消毒,在播种前2天每亩施入50%的五氯硝基苯10公斤(防治丝核病),25%甲霜灵3公斤(防治疫病),甲拌灵2公斤(防治地下害虫)。  ②整地施肥  每667m2施入已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000kg~4000kg,深翻30cm,将肥料充分混合施于土壤耕作层中,

3、做成高25cm~30cm的高畦,将畦面整平整细。  ③定植前浇水及遮荫  定植前7天~10天浇一次透水,并于定植前1~2天用遮光率50%或70%的遮阳X覆盖遮荫。三、定植时间、方法和密度  (1)定植时间:每年的4~5月份和9~10月份,其中以4~5月份定植最佳。  (2)定植方法:采用穴栽,栽植深度以栽植后根颈尽可能露出土面为宜  (3)定植密度:采用每相邻两行相互交错定植,株距30cm~35cm,行距25cm~30cm,每667m?用苗量约3500~3800株。四、栽培管理  (1)肥水管理  定植后立即浇透水1次,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生

4、长旺期应充分供给水份,冬季据温室内温度和生长情况酌情补水。浇水采用滴灌方法进行。注意叶丛中不能沾水,多雨的季节要增加防雨膜避雨,保持排水通畅,防止积水。整个生育期需不断追肥,追肥以速效肥为主,N、P、K兼施,其施用比例为3~4:1:4~4.5。春秋季一般每1~2周追肥1次;花期以钾肥为主;冬季每2~3周追1次,降低N肥、增加K肥用量。追肥结合浇水进行。肥料:硝酸钾、硝酸钙、二胺、磷酸二氢钾、尿素、复合肥等。春秋一次追肥不超过45—50公斤,夏冬不超过25—30公斤。适当补充铁肥,硼肥。  (2)温度管理  生长期最适温度为20~25摄氏度,炎热

5、的盛夏要加强通风并采用遮光率50%或70%的遮阳X遮荫降温。冬季温度要维持在12~15摄氏度以上,10月低至11月初盖膜保温。新苗栽植的一个月里最好用两层遮阳X。  (3)光照管理  夏季光照很强时,要注意适当遮荫,中午前后用遮光率为50%的遮阳X覆盖;冬季尽量早揭晚盖草帘,增加光照。  (4)通风管理  整个生育期注意通风,调节温室内温度、湿度。  (5)摘除老叶  整个生育期内,每月定期摘除老叶及病叶,并带出室外烧毁。夏天要“重打老叶”,其它时间要“晴、轻”五、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通过正确的栽培管理达到综合防治的目的。  (1)茎腐病

6、  清沟理墒,清除枯草、烂叶等切断传染途径。定植时要尽量浅栽,或先定植于无菌基质中,后连同基质一起栽入田间。  药剂防治:每7天~10天喷洒杀菌剂预防。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等药剂轮流使用。根腐灵,敌克松、乙磷铝锰锌、甲霜灵锰锌等。一年四季都发生,高温夏季严重。  (2)灰霉病  加强通风降湿。及时清除病叶、病株,对发病土壤进行喷药或换土。嘧霉胺30%水分散粒剂防治,每袋20g兑水15—25kg等。温度低、湿度大时易发生,一般冬季和早春。 (3)白粉病  加强通风降湿。及时清除病叶、病株

7、,对发病土壤进行喷药或换土。  药剂防治: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20%三唑酮乳油1000倍进行防治。粉绣宁、代森锌、可杀得等药剂。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可周年侵染植株,通风不良、温度较高时易发病,管理不善、植株生长不良时发病严重,以8、9月危害最重。  (4)菌核病  菌核病主要发生在茎基部,初期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软腐斑,以后逐渐向茎和叶柄蔓延,病部密生白色絮状菌丝,后期在茎杆内外可见到黑色鼠粪状菌核。连作、土壤潮湿和植株徒长时发病重。  主要有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800倍液,7

8、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每lO天1次,连续3~4次,喷药时要喷在植株中、下部和地面上。  (5)花叶病毒病  病毒病主要通过刺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