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86958
大小:8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16
《高三历史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清朝统治危机的加深和辛亥革命的爆发【思考导学】1.为了应付严重的危机,清政府在20世纪初进行怎样的政策调整?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20世纪初,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和“预备立宪”。新政不但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反而促使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预备立宪的最终结果证明该活动是一场骗局,导致了立宪派内部的分化,一部分人倾向革命,也造成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引起汉族官僚的离心,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结果,说明清政府已到了穷途末路,无可救药。2.为什么说“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答案: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
2、体制,而是为了遏制革命形势的发展,维护风雨飘摇的封建统治。1911年,清政府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在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占7人,这就从实践中表明“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3.武昌起义成功后,封建军阀黎元洪为什么能当上革命政府的都督?为什么立宪派、旧官僚能够控制大部分地方政权?答案:黎元洪之所以能当上革命政府的都督,从客观方面来看,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等革命领袖均不在湖北,湖北文学社、共进会的领导人有的遭到杀害,有的受伤,有的逃亡;从主观方面看,革命党人错误地认为,军政府首脑应由社会上有“资望”的人出任,才能号召群众。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立宪派和旧官僚控制了大部
3、分地方政权,一是因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他们同封建势力相妥协;二是因为各省的立宪派和旧官僚纷纷投机革命。 【自学导引】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1.历史条件(1)物质基础: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团体的建立和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形成。(4)群众基础:收回利权运动的不断高涨。2.革命时机的成熟——清朝统治危机的不断加深(1)清末“新政”的实施,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更促使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2)“预备立宪”骗局的暴露,导致立宪派内部开始分化,也造成统治集
4、团内部的分裂,使清政府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经过(1)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领士兵起义,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经一夜激战,占领武昌。(2)1911年10月12日,革命党人占领武汉三镇,起义成功。2.结果:成立了黎元洪任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废除宣统年号,改为黄帝纪元,定国号为“中华民国”。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但由于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投机革命,使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4.起义成功的原因(1)武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成为
5、革命党的骨干。(2)武汉是帝国主义侵入较早的地区,帝国主义的掠夺和封建势力的压榨使人民群众的反抗思潮高涨,成为武昌起义的群众基础。(3)革命党人在武汉地区进行了比较长期的起义准备,文学社、共进会在新军中做了大量工作。(4)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重点阐释】1.如何认识立宪派、维新派和保皇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实质上看,立宪派与维新派、保皇派是一脉相承的资产阶级改良势力,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依次形成三个不同的分称:戊戌变法时期称维新派,戊戌变法后称保皇派,1905年后为立宪派。这些称谓的变换反映了各自的主旨,但改良派一直是他们的总称。总称表示了他们的改良路线的一贯
6、性,分称表示了他们各自的时代特征及对革命派关系的变化。维新运动时的维新派在于除旧布新,挽救危亡;保皇派以保护光绪帝、对抗革命为宗旨;立宪运动中的立宪派则呼吁开国会,立宪法,以挽救清朝的灭亡,与革命派尖锐对立,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暴露后,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倾向革命,20世纪初他们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打击了清政府,客观上配合了革命派的活动,武昌起义后部分立宪派投机了革命,控制了大部分地方政权,使辛亥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2.如何认识湖北军政府武昌起义成功后,革命党人面临的首要任务一是建立革命政权,二是扩大革命的影响,把斗争引向全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湖北军政府的建立为
7、各省独立树立了旗帜,推动了各省反对清朝专制统治的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湖北军政府本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但从一开始就成了革命党人联合包括封建军阀、官僚和立宪派所组成的政权机构,它是由革命派、旧官僚和立宪派联合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政权。 【典例剖析】[例题]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顽抗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细致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附和剖析:该题主要考查对武昌起义的认识程度以及分析、比较和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决定某一事件成功与否的关键是要看主观方面的条件,在四个选项中,起义前领导机关遭破坏,不能说筹划周密,立宪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