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83444
大小:2.4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7
《(文综)肇庆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测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0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测试题文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1小题,地理、历史、政治各100分,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2、,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满分10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0年西南五省市遭遇严重旱灾。读右图,回答1~2题。1.导致2010年西南五省市遭遇旱灾的原因。不包括()A.大气环流异常B.水循环减弱C.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D.降水减少2.旱灾是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要从根本上()A.改变降水的
3、时空分布B.加强人工增雨作业C.加强水利工程建设D.加大对地下水的开发力度3.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多取材于当地,下列地区与当地传统建筑材料匹配的是()A.青藏高原——石头B.黄土高原——竹料C.内蒙古高原——木材D.东北平原——羊毛毡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图完成4~5题。124.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地形对应正确的是()A.①—山脊B.②—山谷C.③—山顶D.④—盆地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6.中国三大石油巨头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悉数入粤
4、,在广东省沿海布局石化基地。其原因是()A.利用更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降低劳动成本B.利用该市接近原材料地的优势,减少原料运输成本C.广东对石化及其下游产品需求潜力巨大D.利用广东靠海临港的优势,建立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读“2005年江苏和福建两省农业部门比较优势指数”表,回答7~8题。农业部门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江苏省1.010.550.781.13福建省0.832.180.671.77注:指数大于1,该部门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值越大,优势越明显7.影响两省种植业和林业比较优势指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5、A.光热B.地形C.土壤D.降水8.根据两省的数据推断,广东省在全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业部门是()A.种植业B.林业C.牧业D.渔业假设图示的冬季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移动,读下图完成9~10题。9.不考虑地形的影响,b地在未来30小时内风向、风力及气温的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A.风向将由偏北风转为西北风B.风向将由西南风转为东北风C.风力下降D.气温略有上升10.形成图中a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风力侵蚀作用11.美国大城市建筑手
6、的高度从市中心向郊区降低,市中心多是高层的摩天大楼,其影响因素主要是()A.经济因素B.历史因素C.社会因素D.行政因素12.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 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1213.学者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
7、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A.中央集权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分封制14.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A.经济重心已经南移B.手工艺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C.太原、苏州成为著名都会D.商帮势力崛起15.某清朝官员召见某学者时,指出:“法制为祖先遗留下来的,不可轻易更改。”但该学者反驳指出:“祖先的遗法是叫我们管理他们遗留的土地与人民,如果土地被占领,人民成了西方列强的奴隶,那
8、么祖先遗法又有什么用?”这组对话的时代背景是()A.鸦片战争后,士绅主张器物学习B.英法联军入侵后,士人主张鸦片合法化C.中日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建立共和D.甲午战争后,知识分子主张变法维新16.“周恩来、乔冠华等人不仅亲自与美国重庆战时新闻处费正清处长建立了朋友关系,而且还介绍了中共地下党员参加到美国的新闻机构中去开展工作,使战时新闻处成了中共与美方联系的一个成功的通道。”这一现象发生于 ()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 C.中苏关系破裂之后 D.中美关系正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