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doc

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doc

ID:24982814

大小:8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7

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doc_第1页
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doc_第2页
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doc_第3页
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doc_第4页
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内容摘要]:成人与儿童是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他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见地,就那观察来说,成人总摆脱不了主观意识的干扰,用自己的观察经验推断设计观察流程,这种做法极大地影响了儿童观察的热情,阻碍了丰富多彩观察行为的生成。因为儿童在观察方面有其自身所关注的重点,如观察中以无意注意占优势,观察的效果受观察的时间影响,在编码信息中是从少到多,简单到复杂等等。所以我们依据新课标的思想研究升化了观察的含义,提出了“保持自然状态观察一切”的革命口号,并立足实践分析探讨了多元观察和结构观察两种课

2、堂形态,和保证自然状态观察有效运转的4大因素:问题性质,观察时间,智囊组织,求实理念。[关键词]:自然状态观察一、两种文化视角下的观察一次,参加教研活动,听一位老师上了一堂《猫》的观察(常识学科)。课始,老师在黑板上挂出问题: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然后拿出准备好的小猫给学生观察。学生面对活猫都显得特别兴奋,东摸摸,西瞧瞧,两眼闪着金光,有的用手去拨动小猫的胡子,有的给猫挠痒痒,有的仔细的看着猫眼……3分钟后,老师击掌要求学生停止观察,学生把小猫装进笼子,高高的举起自己的小手要求回答。一生说:“猫有六根胡子。”教师听后

3、没有评价什么,又请了另一个学生,学生说:“猫的爪子藏起来,放在手掌中的。”教师听后似乎表现出一种不高兴,指着黑板上的问题说:“回答问题不要跑题!”这么一说,大多数学生都放下了自己的小手沉思起来。此时,教师请了旁边一位举手的男孩,他对着课本把猫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很流利的读了一遍。教师听后显得有些高兴,要求同学为其鼓掌。10接着教师又出示了第2个问题:每部分长了什么?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回答,这个问题比较容易,学生每看就就举起了手,教师在一旁要求再看2分钟。2分钟后,教师要求学生回答,这一次比较顺利,学

4、生的回答没有“偏题”。回答完毕,教师出示了第3个问题:各部分有什么特征?学生再一次投入了观察之中……课堂就这样进行着,我也陷入了沉思:“难道这就是体现新课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学生乐于参与吗?我们的学生从开始参与热情高涨发展到后来不想参与观察,难道任课教师没有察觉吗?”课后说课,教师说:“……这样的设计是有科学依据的,为了上好这堂课,我去查过‘观察’的定义: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学习活动,依据这个定义,我认为课堂应该在有问题的指引下引导学生观察。而且这样教学也很利于知识的掌握。”的确,像上述这样把观察猫的

5、整个过程切分为3次“问题—观察—汇报”的相互交融循环结构,即逐一出示问题(①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②每一部分上长了什么?③各部分有什么特征?),而后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逐一的观察,最后进行逐一的汇报。其优势是非常显著的——知识呈现的逻辑顺序非常强,整个课堂线索单一,结构条理清楚,利于课本中的科学知识掌握。但是其劣势也是非常明显的,学生本来参与的热情高涨,小手比比皆是,但教师太考虑自己原有的课堂设计,学生跑题了就硬给拉了回来,学生变成不知所云了。为什么会出现这般局面?我想这样的观察教学,是因为我们总摆脱不了主观意识的干扰,

6、用成人的观察经验推断设计了观察的流程。其实,观察教学要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效益,需要我们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作为未成年人的心理、认知特点:1、小学儿童的观察过程以“无意注意”占优势,观察活动要能吸引大多数儿童积极参与需要充分运用这一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家把人类从事的观察定义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大量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这个定义提及的“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积极“等术语都折射出这项活动的完成是需要人有“充足的毅力和有意注意”为前提的。10教育对象的心理成熟程度会直接影响本概念的运用效果

7、,由于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兴趣善变,动机观外向性特点占有比重较大,像上述这种“问题—观察—汇报”的循环结构形式就不足以引发学生持久的,轻松愉快地将活动进行到底。对于儿童来讲,他们理解的观察就是一场感官客观事物的游戏,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寻求问题的答案,而是为了发现自己从来没有发现的情况;这里不是为了找到老师需要的东西,而是体验那份意外的惊喜。2、儿童“有效的”信息探索发展特性决定了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是随着个体的成长而不断增强的。“儿童对信息探究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则随着成长而变化。起初,他(或她)只考虑到问题的单个特征;

8、随后,考虑到一个以上的特征;最后,才大量地通过运用语言来分析信息。”像上述教学中的3大问题,都是需要对信息进行一些分析综合才能回答的,这对于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一开始就来完成如此难度的工作任务,这并不符合儿童认识信息的特性,综合信息的获得是以原始、简单信息加工而成的,只有学生采用“眼睛看,嘴巴尝,鼻子闻,手触摸等手段”,基于不同的角度获得了多方面的观察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