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准则

幸福生活准则

ID:24962672

大小:62.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幸福生活准则_第1页
幸福生活准则_第2页
幸福生活准则_第3页
幸福生活准则_第4页
幸福生活准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幸福生活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幸福生活准则1、幸福具有高遗传性我们愿意相信,只要肯努力,每一种情绪状态、每一种人格特质都可以得到改进,当然也包括支撑幸福感的乐观等积极情绪,只有这样,处于相对弱势的人才有翻身的G信。40多年前,塞利格曼进入心理学界开始研究时,“人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思想一直笼罩着心理学界。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双生子女和养子的人格研究开始出现,上述说法•一败涂地,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同卵双胞胎的心理特质比异卵双胞胎更像,被人收养的孩子的人格特质更像亲生父母而不像养父母,这类研究报告已超过百篇,并且都显示出同一结论:大约50%的人格特质是

2、基W决定的。但是高遗传性并不代表不可改变,有些遗传特质(如,性取向和体重)是不可改变的,而其他遗传特质,比如悲观、恐惧,则是可以改变的。2、幸福跑步机许多人有过这种体验,职位升高时,预期也越来越高,过去的努力带给名望和财富不再能带来幸福。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介绍说,这就是幸福跑步机在起作用,如果幸福等于财富和名望的话,我们必须拥有更多,卉则就感觉不到幸福。假如没有这个“跑步机”,鸿运当头的人应该比普通人幸福得多。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论证的结果是,一般老百姓比那些达官贵人更幸福。研究发现,幸运的事和高成就不能带给人们长久的幸福,

3、只有短期效果而已。3、金钱买不来幸福实际上,我们对金钱的看法比金钱本身更影响我们的幸福。塞利格曼教授的研究认为,在所有阶层中,越看重钱的人对他的收入越不满意,也对他的生活越不满意。塞利格曼教授的团队通过对40多个国家进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购买力强的国家,人民生活满意度也高;一旦国民收入超过人均8000美元之后,这个相关开始消失,财富的增加并不能继续增加生活的满意度。金钱买不来幸福,20世纪后50年,富庶国家购买力的改变也带给我们同样的信息:美国、法国和日木实际购买力已经翻了一番,但是生活满意度却没有变化。4、幸福不是短

4、暂的愉悦有些人会问:“我怎样才会幸福?”对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区分愉悦和满意,我们就会完全依赖捷径,去寻求生活中容易得到的愉悦。愉悦是立即的,來自感官,而且是暂时的。一旦外在刺激消失,它们便很快跟着褪去,而且我们会对这些感觉产生惯化”效应,以后就需要有更强、更多的刺激方能带來相同程度的愉悦。我们都清楚不是要暂时的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必须来自自己的努力。然而人类却发明了许多捷径去取得暂时性的感官愉悦:毒品、巧克力、肉欲、购物以及电视等。5、幸福但不愚蠢许多证据显示,抑郁的人虽然比较悲伤

5、,但比较正确。抑郁的人比较实际,他们能够较正确地判断自己冇多少汴能;而冇幸福感的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通常超过别人对他的判断。虽然很长时间内有过“幸福但愚蠢”的指责。但后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有幸福感的人记住了更多快乐的事情,他们记住的甚至比实际发生的还多,他们常常将不好的经历都忘了。相反,抑郁的人对两种事件的记忆都很好。有幸福感的人认为如果他们成功了,当然是证明自己有能力;如果他们失败了,则会相信失败很快就会过去,而且只是因为运气不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阿斯平沃尔收集的许多证据显示,有幸福感的人比没有幸福感的人能更好地做出重要决

6、策。6、幸福就是获得满意区分愉悦和满意最大的好处在于,里然有一半人无法达到积极情绪上的幸福感,但他们还是付以获得幸福,因为他们拥有满意感。满意无法从身体的愉悦中获得,也无法来自吸毒或任何捷径。只有在高尚的行为做完后才会自然产生。愉悦是感官和情绪的,而满意来自于施展个人的优势和美德。获得满意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做有挑战性且需要技术的事情:要集中注意力;要有明确的冃标;要能得到即时的反馈;你应该深深地投入到所做的事中;有能够掌控的感觉;忘我,感觉时间就此停滞。7、幸福来自于优势和美德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与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

7、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做一时感官愉悦的事,如与朋友聊天,看电影,与做好事的感觉相比,黯然失色。当我们很自然地去帮助别人时,一天都会过得很幸福。优势和美德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它会带来积极的感受和满足感。乐观的人倾向于把目前的困难解释成暂时性的、自己有主控权的,以及只有在这个情境下才会如此的;相反,悲观的人则认为他的困难一辈子也逃不掉,倒霉事一桩接一桩,而且是自己无法操控的。乐观只是二十几个使你更幸福的特质之一。哈佛大学的乔治•瓦利恩特教授对“成熟防御”进行研究,成熟包括:利他行为、延迟满足的能力、对未来充满期望以及幽默感

8、等。“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臣”,灾难中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徳。8、幸福者更愿意利他幸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他行为。很多人或许会认为不幸福的人比较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因为他自己感受过,应该更会有利他行为出现。实验结果显示,幸福的大人和小孩都更有同情心,也更愿意捐钱给需要的人。也就是说,幸福的人更可能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