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24611
大小:18.5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教案 篇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第四章第四节 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氮、硫、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模块学习要求》 认识氨气、铵盐及硝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和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能运用相关
2、知识分析简单的环境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教材分析 本节在全章的地位和作用: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氨是氮的氢化物,本节是硫和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完善和延续,同时逐渐构成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等某一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 本节教材内容分析: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
3、、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在硫、氮元素的知识体系中,比较重要的是氧化物和含氧酸。硫酸、硝酸既有酸的通性,又有它们自己的特性,而且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质,因此他们归为一节学习。 氨、硝酸、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掌握氨、硝酸、硫酸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他们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自然界中氮的循环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节教科书选择氨气的性质和制法、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氧化性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重要的化工产品的主要性质,了解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本节具有如下特点: a.重视知识的构建:主干知识对基础知识起支撑作用。由“氨的
4、水溶液呈碱性”这一主干知识很容易生发而得出“氨易与酸反应生成盐”这一性质;对“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这一主干知识理解和运用可以得出它们能与绝大多数金属起反应,也能与一些非金属起反应;认识浓硫酸、硝酸中的硫、氮元素表现出氧化性以及还原产物为相应的氧化物。 b.重视环境教育:例如,浓硫酸与铜反应得实验,以往是用铜片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反应不能随意停止,过多的SO2会造成环境污染。现改用铜丝与浓硫酸反应,反应会儿后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
5、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拉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减少了SO2对环境的污染;对于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教科书采用图片与问题相结合的形式,旨在通过讨论,让学生认识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4.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有经验: 学生只是对生活生产中的氨有初步浅层次的感性认识,在以往的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没有涉及到。 学生初中已经学过稀硫酸、稀盐酸的化学性质,也做过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实验。 另外,学生已有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入手分析,浓硫酸中的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态。因此具有强
6、氧化性。在与大多数金属及非金属的反应中,浓硫酸主要表现氧化性。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浓、稀硫酸性质的差异及其本质,不会运用量变引起质变和内因、外因关系分析认识问题; 学生容易形成的错误认识:硝酸越稀,被还原的程度越大,说明硝酸越稀氧化能力越强;从离子反应角度深入认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进一步得出NH4+的检验方法。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及地区之间的贸易也已成为拉动一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甚至是三驾马车之首,奥巴马政府成立之日起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经济社会以来,贸易即已成为人们日常活动的主要部分,并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际分工
7、的深化、大量国际统一标准规则的建立 (1)了解氨气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认识氨气、铵盐的化学性质,学会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的方法。知道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2)了解硫酸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掌握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3)了解硝酸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氧化性)。 (4)认识氨、浓硫酸、硝酸再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氮及其化合物的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