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中的要点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中的要点

ID:24918158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中的要点_第1页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中的要点_第2页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中的要点_第3页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中的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中的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设计中的要点天津二十治建设有限公司天津30016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城镇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越来越多,我国又是一个多震国家,故对其结构的认知和结构设计的关键点进行讨论。关键词:抗震构造;侧向刚度;抗震计算引言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就是底部是钢筋混凝十框架结构,上部为砌体砌筑的多层房屋结构,简称为底部框架砌体结构。大多小城镇中临街建筑,多为商住两用,要求底部大空间,上部布置较多的纵横墙体以形成房屋的格局。因为这种结构采用的两种不同的材料,在结构抗震中表现尤为不利。震害表明

2、,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在高烈度地IX,其抗震性能还不如同高度的的多层砖房。现将这类结构设计要点总结如下:一.房屋抗震设计中的一般规定要求1.建筑的层数和高度,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控制层数和高度对结构的抗震设计尤为重要。2.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符合相关规范规定;底层层高,一般不超过4.5m。3.结构薄弱层部位弹塑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弹塑性承建位移角,h…薄弱层楼层高度4.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的钢筋混凝土部分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支层相当。二,抗震构造措施底部框架砌体结构分为底部框架层(一层),

3、过渡层(二层)和上部结构(砌体结构层),在地震作用下,会有较大的地震变形,会对结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构造要求上的截面尺、」*和配筋率都较多层砌体结构严格一些。上部砌体结构的楼盖.屋盖最好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以提高房屋的整体稳定性,增加楼盖的刚度,同时也增加楼板对墙体的约束,因而在墙体对齐的要求上可以适当放宽。1.上部结构:对于构造柱设置部位,截面大小配筋及与圈梁的连接构造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5.1条均有规定。2.过渡层即为与底部框架-抗震墙相邻的上一层砌体楼层,其在地震吋破坏较为严重。(1)过渡层墙体

4、的构造要求,在地震作用下过渡层的砖墙开裂先于其他楼层,是形成集中破坏的楼层,因此在过渡层,适当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采取增加构造柱的配筋率和构造柱的数量来提高构造要求。(2)过渡层底板构造要,也即为底层顶板,它是连接上部砌体结构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的重要部位,规范对此作了具体规定:过渡层底板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板,厚度不应小于120mm,并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吋,洞U周边应设置边梁。(3)底部框架柱,底部框架柱不同与框架结构的框架柱,单大体上接近框支柱,对柱的轴压比,纵向钢筋和箍筋的要求,要参照

5、框架柱的要求,单箍筋应全高加密。构造要求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5.6条奋详细的规定。2)托墙梁,是托梁和上部墙体共同作用而得名,实际上为一偏心受拉构件,构造接近与高层框支梁的要求,严于一般的框架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5.8条对苏作了详细的规定。为改善底部结构的抗震性能,根据震害经验总结,在底层设置一定数量抗震墙,做为第一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他的作用相当于框架-抗震墙中抗震墙的作用。K主要包括:钢筋混凝上抗震墙和约束砖砌体抗震墙。三刚度比这是一个很很重要的概念,因为底部框架砌体结构的材料及结构形式,致使结构

6、的层间侧移刚度相差较大。故其弹塑性层间位移分布奋其独特的特点:1.侧向刚度比的取值范围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多遇地震(小震),弹性工作阶段,弹性层间位移比较均匀。罕遇地震(大震),弹塑性工作阶段。底部弹塑性变形集中。从层间变形情况值,底层和过渡层的弹塑性变形发展比较充分,是薄弱层,在大震作用下将率先屈服,发生变形集中有可能倒塌。在结构设计中,截面抗震作用验算是按多遇地震作用进行的,在弹性工作范围内,薄弱层在验算过程中很难被发现,而实际中,这种薄弱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遭遇罕遇地震时将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在概念设计中

7、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控制,使得在遭遇罕遇地震吋,弹塑性变形的层间位移比较均匀。重要措施是通过底部的纵横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控制底部框架-抗震墙与上面各层侧移刚度的比值。规范规定: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计入构造柱影响的侧向刚度与地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度是不应大于2.5,8度吋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1.侧向刚度比的计算rk不应过大,也不应太小,太人使底层刚度太小产生过度的集中变形而严重破坏,太小,以免薄弱层转移到二层。四抗震计算1.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采用底部剪力法进行抗震计算,在计

8、算中未考虑侧向刚度的变化,因此对底部计算的剪力考虑乘以放大系数予以调整。调整系数在1.2〜1.5之间取值。2.按二道防线的思路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抗震墙作为第一道防线承担地震剪力,框架作为第二道防线承担地震剪力。(1),抗震墙的地震剪力地震作用较小吋,抗震墙处于弹性工作阶段,与底层的框架相比,其刚度远大于框架部分,其承担了地震剪力的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