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ID:24916158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_第1页
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_第2页
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_第3页
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_第4页
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依帕司他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的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ey)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注射液0.5mg,静脉推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依帕司他片50mg,3次/d,口服,疗程12周;治疗前后均进行肌电图检测四肢运动神经(SNCV)、感觉神经(MNCV)传导速度,并检测治疗前后Hey变化。结果观察组显效60例(60.0%),有效30例(3

2、0.0%),无效10例(10.0%);对照组显效28例(28.0%),有效45例(45.0%),无效27例(27.0%);两组总有效率为90.0%和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021,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MNCV和SNCV明显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NCV和SNCV提高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ey下降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他片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显

3、著,并能明显降低血液中Hey的水平。  [关键词]依帕司他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同型半胱氨酸;神经传导速度;膝跟腱反射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B[]2095-0616(2015)22-34-0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约为60%~90%,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它是微血管病变、血小板聚集、多元醇代谢亢进、醛糖还原酶活性增加、氧化应激、髓鞘及其脂质的合成和成分异常、维生素缺乏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累及周围神经、自主神经,也可累及中枢神经。前者尤为常见,使患者出现麻木、疼痛、发凉、肌无力、胃轻瘫、便秘

4、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采用依帕司他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选自于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2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平均病程(8.6±3.5)年,DNP病程1~5年。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63~76岁,平均(56±3)岁,DM平均病程(8.6±3.4)年,DNP病程2~5年。两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自觉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甲钴胺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J20130076]0.5mg,静脉推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依帕司他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H20040012)50mg,3次/d,口服,疗程12周。治疗期间,两组均停用任何改善微循环及影响神经传导的药物,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使之达标,空腹<7.0mmol/L,餐后<10mmol/L。治疗前后,于清晨空腹卧床半小时后检查跟腱反射、膝腱反射等,并记录患者自觉症状的轻重。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

6、前后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变化,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四肢的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SNCV)、感觉神经(MNCV)]等,并检测治疗前后Hey变化。  1.4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提高≥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提高≥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变。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60例(60.0%),有

7、效30例(30.0%),无效10例(10.0%);对照组显效28例(28.0%),有效45例(45.0%),无效27例(27.0%);两组总有效率(90.0%与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1,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  2.2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NCV和SNCV明显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