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十团机采棉栽培技术

浅谈三十团机采棉栽培技术

ID:24910410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三十团机采棉栽培技术_第1页
浅谈三十团机采棉栽培技术_第2页
浅谈三十团机采棉栽培技术_第3页
浅谈三十团机采棉栽培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三十团机采棉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三十团机采棉栽培技术常旭霞(兵团第二师三十团农业技术推广站,新疆铁门关 841006)摘要:棉花是三十团主要的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4667hm2。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逐年提高,实施机采棉技术是降低成本和实现职工增收的有效手段。2013年,三十团农业从节本增效创收益着手,实施机采面积3700hm2,占种植面积的80%左右,实现籽棉总产2220万kg,创历史以来该团机采棉籽棉单产最高。.jyqk以上,否则容易漏采或机械撞落;二是前期生长势较强,后期生长稳健,株高在75cm以上;三是结铃性较强,吐絮集中,不夹壳,含絮率较好;四是培育健壮植株,茎秆坚韧挺拔

2、,抗倒伏,叶片小而上举,利于后期脱叶;五是选择加工品质较高的品种;六是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利于分期采收,减少机采产量损失,提高采净率,确保棉花品质。根据多年试验示范,适宜我区种植的机采棉品种有新陆中35号、新陆中32号和新陆中46号。2机采棉主要栽培管理2.1株行距配置我区机采棉模式为(66+10)cm,常规棉株距9.5~12cm,理论株数1.46万~1.84万株/667m2,收获株数1.2万~1.5万株/667m2;杂交棉株距12~13cm,理论株数1.35万~1.46万株/667m2,收获株数1.0万~1.2万株/667m2。2.2接行准确交接行距误差控

3、制在±2.0cm以内,2014年我区推广使用GPS导航仪播种面积824.7hm2。2.3适期早播适期早播,有利于加快棉花的生育进程,促使棉花早现蕾、早成熟,减少机采棉损失率,提高加工品质。2.4水肥运筹根据不同棉花品种适期灌水,促进根系下扎,促壮苗早发。头水一般不施肥,见花后按照每天1kg/667m2投肥,打顶后按照每天1.5~2.0kg/667m2投肥,重施花铃肥,9月1日停水。2.5化调化调严格按照“轻、勤、早”的原则进行,将株高控制在75cm左右,第1果枝节位高度控制在20~22cm为宜。2.6适时有序打顶依据品种、播期以及棉花的整体发育情况适时早打顶,

4、7月1日开始打顶,7月10前必须结束,实现8月1~5日红花上顶,保证喷药时上部棉桃铃期达到40d,减少喷药后的产量损失。3脱叶剂的使用脱叶催熟技术对提高机采棉的采摘质量影响很大,是实现一次性采摘、减少采棉含杂率、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措施。3.1合理选择脱叶催熟药剂根据我区近两年来的试验示范情况来看,脱叶剂选择脱吐隆(噻苯隆+敌草隆540g/L悬浮剂),配以催熟剂乙烯利,脱叶效果较好。3.2准确把握施药时间和剂量合理的脱叶时机对脱叶效果影响较大,脱叶时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施药后7~10d的平均气温和施药时的棉田自然吐絮率。一是要求施药后7~10d内日平均

5、温度不低于18℃,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12℃,平均温度越高,脱叶效果越好,不宜在气温迅速下降前的高温时施药;二是棉田自然吐絮率达到40%(留种田吐絮率达到60%以上),上部棉桃铃期40d以上时喷施脱叶剂,既能起到较好的脱叶、吐絮效果,同时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小。根据上这两个因素的把握,并参考当地的中、短期气象预报,我区喷施脱叶剂时间一般应在9月15日~9月25日(不迟于9月25日),此时日平均温度均在18~20℃左右,且低温时间持续较短。正常情况下,脱叶剂推荐施用剂量为:脱吐隆12~15g/667m2+乙烯利70~80g/667m2+伴宝50g/667m2,

6、前期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减少剂量,后期气温下降时可适当增加剂量。4采收及运输4.1采收质量控制目标严格控制采摘过程中的籽棉水分和杂质,含杂率≤12%,回潮率(含水率)≤12%。采净率≥93%,总损失≤5%。4.2采收前的准备4.2.1田间准备工作及时回收棉田内的支管,滴灌棉田的地膜、滴灌带等在采收前掩埋压实,避免在采收时进入棉箱,影响采收质量和棉花的品质;采收前对地边、地角、农渠边树下等采棉机难以正常采收到的地方进行人工采摘。棉田横头人工捡拾出20m以上的宽度,以方便采棉机地头转弯、卸棉。4.2.2适时采收当棉田脱叶率达到90%以上吐絮率达到95%以上时进行机

7、械采收。前期(枯霜前)回潮低、棉株果枝没脱水,较柔软,故含杂率(一般6%~9%)、含水率(一般7%~10%)较低,可全天采收;后期可视棉田籽棉水分分时段抓紧采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