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报告

洪水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报告

ID:24878575

大小:3.88 MB

页数:136页

时间:2018-11-16

洪水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1页
洪水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2页
洪水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3页
洪水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4页
洪水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洪水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设计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综合说明1.1绪言酒泉市肃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2100年历史。2010年年底全区总人口4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8.26万人,是酒泉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洪水河位于酒泉市城区东南,7—9月的河道行洪期间,历年遭受洪水灾害。在地方财政困难的条件下,通过政府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水务部门防汛资金补助等方式,于上世纪70年代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在洪水河西岸田园子段修建浆砌石护堤防4.22km,在洪水河东岸沙河至牌路段修建干砌石灌浆护面堤防5.3km,为肃州区城区、城郊工矿企业、下游农村的防洪防洪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程运行中,地方政府

2、、水务部门年年进行维修和险工险段的处理,但因已建堤防受建设资金的制约,防洪标准低,基础埋深浅,长期受洪水冲淘,堤基破坏严重,堤身坍塌,现状工程已不能正常发挥防洪功能,加之两岸修筑的砂堤间断不连续甚至部分地段无堤防等问题,洪水对城区、沿岸工矿企业、下游乡镇居民、耕地的安全已构成严重威胁。曾在1996年洪水河洪峰流量达188m3/s,洪水持续5h,冲毁天园子段左岸防洪堤260m,致死2人,伤1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0多万元。根据甘肃省水利厅《关于编制2013-2015年第一批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通知》(甘水建管发[2011]614号)文件精神,肃州区水务局委托我院编制完成了《

3、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洪水河堤防及河道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主要内容为建设洪水河兰新铁路桥以北堤防25.374km,其中11左岸建设堤防11km,右岸建设堤防14.374km,河道总长13.47km。1.2水文1.2.1流域概况洪水河为讨赖河一级支流,河流发源于祁连山系托莱山北坡、走廊南山南坡,发源地海拔高程4904.80m,发源地终年积雪,有冰川分布。山口以上山势陡峻,河道比降大,沿河有小陇孔河、臭水沟、南过陇、羊龙河、黑水河、萨木尔河、三岔口河汇入,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至古浪峡口折向北,于佛洞庙流出山口。洪水河流经洪水河灌区、酒泉市肃州区城东南等地,消失于耕地之间。洪水河全长约13

4、0km,佛洞庙以上为上游,新地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为1581km2。洪水河多年平均径流量23935万m3,P=50%年径流量23399万m3(1978年),P=75%年径流量19520万m3(1992年),年径流平均流量7.59m3/s。1.2.2气象项目区位于祁连山北麓山区以及出山口以下的平原区,该区域光热充足,干旱严重,属温带干旱气候,具有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干旱少雨,春季多大风的特点。根据酒泉市气象局气象资料分析得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7.3℃,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31.6℃,最大24小时降雨量21.7mm,最大1小时降雨量19.8mm,年均降水量85.3mm,主要

5、集中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69%,蒸发量2148.8mm,平均风速2.4m/s,最大风速26m/s,风向多西北风,最大冻土深1.32m。1.2.3设计洪水酒泉市肃州区境内洪水河上设有新地水文站,始建于1947年8月,11新地水文站作为洪水河的国家基本水文站,承担洪水河径流资料收集任务,该站采用流速仪测流,测验精度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资料经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整编刊布,基础资料可靠。根据新地水文站的历史洪水1957—2009年实测历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资料和《甘肃省洪水调查》整编资料,经加入洪水系列计算分析得,洪水河运煤专线大桥以南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522m3/s(P=2%),运

6、煤专线大桥以北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534m3/s(P=2%);运煤专线大桥以南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08m3/s(P=10%),运煤专线大桥以北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15m3/s(P=10%);5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0m3/s(P=20%)。1.3工程地质洪水河属黑河水系,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洪水河全长约130km,洪水河出山后横穿祁连山山前第四纪冲积平原,洪积平原为戈壁化的卵石滩,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河床地层均由第四季洪积形成卵石构造,地层结构单一而且厚度深。项目区出露地层岩性为全新统洪冲积砂卵砾石层。两岸的I~Ⅱ级阶地上覆盖为厚2~5m砂质壤土层。治理河段沿岸出露的地

7、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Q)不同成因的堆(沉)积物,主要有上更新统洪冲积砂卵砾石层(Q3pl—a1)、全新统洪冲积粉砂质壤土层(Q4pl—al)、全新统洪冲积河床砂卵砾石层(Q4pl—al)等。11工程区微地貌较为简单,主要为冲洪积倾斜平原地貌及河谷地貌。洪水河河谷地貌较为完整,河床、河漫滩及阶地等发育。兰新铁路至引讨济洪渠穿河隧洞,两岸阶地呈阶地自南向北尖灭态势,至引讨济洪渠阶地消失。引讨济洪渠至312国道,主流不稳定,常左右摆动,河床发育不完善,主河槽与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