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

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

ID:24866819

大小:5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6

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_第1页
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_第2页
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_第3页
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_第4页
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彩灯与自贡城市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彩灯,作为元宵佳节的民俗表征物,体现着华夏民族不断嬗变的文化精神。近年来,随着城市文化兴起,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民俗传统发生了深刻变革。分析目前的社会文化环境可以得出:彩灯艺术与城市文化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文章以自贡彩灯为例,探讨民间艺术和城市文化之间如何实现共赢发展。  关键词:自贡彩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水平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城市的形态格局,反映了城市市民的综合素质、文明程度、价值取向、思想情操和

2、精神风貌。①历史文化名城自贡,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和“南国灯城”饮誉中外,闻名遐迩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为自贡彩灯赢得“天下第一灯”的美称。近年来,评选“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城市”“中国魅力名镇”等系列活动,使“城市文化”这一概念深入人心,许多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后来者居上。怎样保持和利用“天下第一灯”这个民间艺术品牌,加快自贡城市文化建设,延续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必须进行深入探讨。    一、自贡彩灯历史    自贡灯会历史悠久,南宋淳熙年(公元1174年)正在荣州(今自贡荣县)做县令的大诗人陆游就留下“一别秦楼,转眼新春,又近放灯”的词句。据民国《荣县志》中记述:“

3、新年灯会甚盛……而楼台为甲观,乡人通命曰亭,一城数亭,一亭各式,其高数重,构栋雕镂,临春组合,彩笺书画,嵌灯如星,一亭燃四五百灯,辉丽万有。西人来观亦欣然,京邑所不见也。”进入上世纪,“提灯会”“放河灯”“瞒天过海”等风俗盛行,颇具地方风情和民间色彩。  1964年新春,自贡举办了“迎春灯会”,此为自贡灯会的发端。此后,自贡人民政府于1965年到1986年举办了二至七届自贡灯会。第七届时,中央电视台摄制了电视片《逛灯会》,自贡彩灯走向全国。1987年自贡举办第八届灯会,即第一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政府提出“以外为主,内外结合;以文为主,文贸结合”的办灯宗旨,自贡彩灯由单纯的娱乐型转

4、化为文化经营型。1988年6月,自贡应北京国际旅游年组委会邀请承办“北京国家旅游年北海龙灯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灯会新闻发布会开始连续报道灯会实况,其间新华社多次向国外报道灯会消息,《人民日报》多次刊载灯会文章图片,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灯会开幕式及领导人观灯的场景,摄制并播出了《龙年龙舟龙灯》的专题片。自贡彩灯蜚声海内外。灯展期间就收到国内外的展出邀请,自贡彩灯从此开创了对外展出的新局面。1990年秋,“中国自贡灯会”在新加坡裕华园开幕,在举办当局赠送的锦旗上,赫然出现了“天下第一灯”的题字。②作为艺术精品,自贡彩灯不但凝聚了中华彩灯文化的精华,更以其新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名扬四海,使

5、自贡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南国灯城”的美誉;而不断举办的“自贡国际恐龙灯会”让文化活动和经济贸易结媒,灯会搭台、经济唱戏,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在自贡,彩灯已经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色文化产业。    二、自贡彩灯的文化内涵    自贡彩灯的兴盛离不开民间俗尚的长久积淀,没有民俗活动的开展及隐藏其后的民俗文化心理,彩灯艺术不可能青春依然;而彩灯也以其自身的产生和发展参与了民族性格的生成和塑造。彩灯与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密切联系。元宵节也称“灯节”“灯夕”,起源于汉代。由于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农事活动决定了人们对自然天时的必然重视,而所谓天时在上古先民的感受中往

6、往是一种神秘力量,在天时变化的节点上,人们便以祭祀的形式来确证天人关系,这就形成了岁时祭祀的传统。除“元宵”外,诸如“除夕”“社日”“七夕”“中秋”“重阳”“腊八”等节日的形成,无一不与岁时祭祀有关。这些节日充分显现了民众利用自然节令的转变来使自身顺应自然规律的所作所为,也基本显现出中华民族时间意识的基本文化构架。随着时间流逝,民众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事项及其传承活动都逐渐地被纳入民俗节令范畴;同时,由于造物技术的成熟和思想意识的复杂及审美能力的提高,人们不断地建构着自身的精神世界,具有了把丰富精神生活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力。逐渐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把某些文化内涵

7、丰富、附加艺术价值厚重并有特殊意味的用器、物品,作为装饰、演示、说明和渲染某种文化精神的用品和道具的需要。这样,就使某些器物除了具有生活实用的价值外,还具有满足精神需求的功能,具备了某种思想教化、社会约束、心理寄托的功用。这些器物一则使社会生活的某些特殊行为获得庄严神圣的意义而成为民俗事象;二则在催生这些生活内容获得民俗意义的同时,自身也成为具有民俗指示性的物质表征。在不同的民俗活动中,不同的器物以其鲜明、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强化着民俗事象的情景,增添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