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6640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库鲁克塔格西段韧性剪切带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库鲁克塔格西段韧性剪切带特征研究库鲁克塔格西段韧性剪切带特征研究方敏1王全涛2(1.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30011;2.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广东韶关512024)【摘要】充分应用研究区已有的地质科研成果,根据韧性剪切带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前人工作,通过兴地-阿匐口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系统调查研究和对库鲁克塔格西段韧性剪切带的重点研究,具体分析该韧性剪切带的空间几何学展布,查明韧性剪切带内部各变形组构的交切、穿插关系,变形特征及变形机制,采用构造解析方法和显微构造分析方法等综合分析确定该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jyqk,宽300~110
2、0m,向东延出研究区,向西被依格孜塔格南侧新生代第四系覆盖。韧性剪切带在本区,小者砾径约1cm,成分比较单一,多为变粒岩,浅粒岩,且均具有不对称旋转现象。在剪切带中,旋转碎斑的拖尾均显示了左旋性质,揭示了韧性剪切带的右行剪切运动方式。研究区的S-C组构比较常见,S-C面理组构是一种普遍发育于韧性剪切带中的构造组合形式,即由S面理和C面理组成。其中,S面理是先于C面理的挤压面理,代表了压性结构面,C面理是形成稍晚的剪切面理,代表了韧性剪切带的剪切走向。二者夹角小于40度,锐角指示对盘的运动方向。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化岩石中S-C组构十分常见,次级劈理或矿
3、物定向组成的S面理与剪切C面理夹角约30°,指示了右行剪切。韧性剪切带中粉砂质糜棱岩中构造变形强烈,顺层紧闭褶皱,不对称勾形褶皱,“Z”形褶皱较为常见,揭示了韧性剪切带右行剪切的运动特征。剪切带中发育的褶皱均为a型褶皱,其轴线走向与拉伸线理走向一致,规模不大,但广泛发育。剪切强烈地段常见膝折现象及褶皱石英脉,分别代表了早期面状构造受韧性剪切作用发生扭折及构造析出的石英脉体受后期韧性剪切作用发生褶皱变形,其多平行于面理发育。2.3显微构造特征剪切带的韧性变形特征在显微尺度亦有明显的表现,微观上岩石组构及其组成矿物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变形现象。2.3.1波
4、状消光波状消光系正交偏光显微镜下矿物中显示的一种不均匀消光现象。糜棱岩化岩石的石英颗粒多表现为波状消光,带状及扇状连续地扫过矿物颗粒,消光界面不显著,表明矿物内不同部位的消光方位略有规律偏差。是晶内应变的效应,是由于过量的位错引起晶格扇状或不规则状畸变的结果(图3)。2.3.2破碎流动破碎流动是显微破裂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单偏光下矿物虽仍为一个整体,但在正交偏光下矿物的碎裂程度加深,局部细粒化较为明显,并呈现出拖拽流动的特征。在库鲁克塔格西段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化岩石中破碎流动现象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石英颗粒外观未完全破坏,但颗粒间严重破碎细粒
5、化,且具有流动趋势。(图4)2.3.3S-C组构S-C面理组构是一种普遍发育于韧性剪切带中的构造组合形式,即由S面理和C面理组成。其中,S面理是先于C面理的挤压面理,C面理是形成稍晚的剪切面理,即糜棱面理,是一系列平行于剪切带边界的间隔排列的小型强剪应变带。S面理和C面理的锐角夹角指示韧性剪切带的剪切方向。在库鲁克塔格韧性剪切带中这一构造现象在露头尺度及微观尺度均十分发育。其产出形态指示韧性剪切带为右行剪切。(图5)3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次对韧性剪切带的时代研究主要是通过前人工作与野外工作结合,通过岩层之间的沉积层序,变质变形差异,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进
6、行韧性剪切带形成时代的确定。综合判断库鲁克塔格西段韧性剪切带的主体变形时间在南华系之后,泥盆系之前,即震旦系至志留系,韧性剪切主要变形阶段处于晋宁阶段晚期及加里东阶段早、中期,为晋宁运动末期与加里东运动早、中期的产物。.jyqkPU-Pb年龄新证据[J].地质通报,2010,29(2):205-231.[5]舒良树,等.中亚造山带大陆动力学过程与成矿作用[J].中国基础科学,2009,11(3):14-19.[责任编辑:邓丽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