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

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

ID:24862102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_第1页
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_第2页
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_第3页
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_第4页
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进入in)  三  贸易摩擦在我国如此频发,我们的应对经验也日渐丰富,近年来,我国应对贸易摩擦应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外有不利条款的限制,内有经营秩序的问题,我们在应对上还存在困难。如在全球各国法律法规建设强调公开透明与可操作性结合的同时,我国的立法程序与内容同国际接轨的意识仍较薄弱;出口企业应对摩擦的积极性不强、信心不足,主动采取措施避免贸易摩擦的意识就更为缺乏;中介组织在化解贸易摩擦中的作用发挥不到位;政府应对贸易摩擦的手段和协调机制也有待完善。如何更好地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笔者认为,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来考虑。  从

2、政府层面来看:贸易摩擦频繁发生,不但考验着国家领导人对国家利益的保护意识,也审视着政府对于外经贸事业发展的战略眼光。中国对外贸易在如此庞大的规模基础上以如此高的速度增长,要想谋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与贸易伙伴达成“战略上的双赢”,一方面,一味追求中方的独赢不可能带来长期的合作与发展;另一方面,一味的让步会使得中国只承受全球化的代价,而不能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收益。要达到“战略上的双赢”,可以依赖以下几种途径:  1.建立妥善的进出口协调预警机制。  要通过建立解决双边贸易争端的协商和对话机制,尽可能更好地利用政府间谈判资源,通过润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大环境,

3、以使“中国制造”能够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更为顺畅地出口,减少企业的成本;加强国内各进出口商会与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合作,提倡行业自律与产业利益协调,提高企业应对国外贸易争端的群体力量。  2、培育出口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大量的产业向中国转移,给中国利用全球资源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出口产品结构长期处于产业结构“微笑曲线”的底端,国内企业群体大多依靠劳动力等比较优势而初步形成的以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价值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导向,也一步一步地将中国引入了全球产业链的低端。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是我国改善贸易环

4、境,应对战略性贸易摩擦的必经之路。  3.积极有效地拉动国内需求。贸易摩擦背后隐藏的一个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对外依存度过高,过于依赖出口。一定意义上讲,国内需求的不足,直接导致的就是企业竞相压价争取出口。事实证明,通过此种大进大出的‘打工经济’,国人自己获到的实惠并不多。因此统筹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的关系,把重心放到扩大内需上来,是缓解贸易争端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从企业层面讲:企业要成为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必须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贸易摩擦也不是洪水猛兽。五年入世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贸易摩擦中发现,原来国际市场并不永远是碧海微波,也有惊涛骇浪,不小心就会落

5、入水中。殊不知,贸易摩擦不但不可避免,而且只有敢于面对国际贸易摩擦,才会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关键是要从长远利益考虑,并采取应对措施。  1.出口企业要团结一致,面对贸易摩擦。现在是内斗猛于虎,非洲某个国家在进行电话程控交换机采购招标时,竞争十分激烈,结果中国一家企业顺利夺标,而且报价比英国企业低30%。该国领导人十分高兴,向中国大使表示感谢。不料,刚感谢没多久,另一家中国企业获悉后公开表示:“我还可以再便宜20%!”这让本来很满意招标结果的非洲国家领导人非常惊讶而且不悦。这种相互拆台的做法,既使得中国企业在经济上没得到好处,在政治上也丢了分。可以

6、预见,以后我国企业遭遇的贸易摩擦会越来越多,要尽量避免防止内斗。  2.出口企业要当心被自己打倒。中国企业惯于一窝蜂出口、一窝蜂降价,结果搞得大家都没有饭吃。举个简单的例子,中国的袜子在美国是4美元一打,在日本是3美元一打,而且占据了国际袜子贸易的90%,本来完全可以控制整个市场的。可国内有些企业为了“竞争”,把价格降到了99美分一打,然后拼命出口。这样做毫无疑问会招致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措施,当然,也会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想在国际市场打造中国知名品牌,尽可能减少贸易摩擦,出口企业间就不能搞恶性竞争,否则就会自己打垮自己。  3.出口企业要为贸易伙伴国

7、带来更多的福祉。2004年发生在西班牙的埃尔切小镇的烧鞋风波应该在中国人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里我们权且不去声讨西班牙暴徒的恶劣行径,冷静分析一下,这一事件也侧面反映了我国商人在当地只注意赚钱,没有搞好当地的公共关系,没有融入到当地主流社会。今后,中国企业在扩大出口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通过在当地建立分销体系、雇佣当地工人等途径提供就业机会,消除某些国家日益高涨的仇视中国产品进入当地市场的不安情绪,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责任编辑:adm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